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4-01 13:05:25
(原标题:创新奇智2024营收12.22亿,现金流改善80.1%,高质量转型蓄势未来增长)
3月31日,创新奇智(02121.HK)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2024年创新奇智采取稳健的经营策略,在保障财务安全边际的前提下,推动公司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元,其中“AI+制造”核心业务收入占比80%以上,毛利4.23亿元,毛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34.6%,调整后净亏损同比收窄23.9%,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80.1%。
优化业务结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从财报可以看出,创新奇智在2024年对集团整体的业务结构做了优化调整。一是从AI1.0向AI2.0过渡转型,确立了“一模一体两翼”的发展路线,即以工业大模型为基础,以 AI智能体为引擎,驱动工业机器人,赋能工业软件,聚焦工业大模型在制造业专精特新垂类细分行业的场景落地。据IDC发布的《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2024》报告,创新奇智位列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第七的位置,是唯一一家入围的工业大模型企业。
其次,创新奇智更加聚焦制造业主营业务,主动放弃和收缩了一些低毛利和非核心的业务板块,这直接造成了全年营收规模下滑30.2%。财报数据显示,2024金融服务业收入同比降幅68.4%,占2024年整体营收10.4%,相比之下,核心业务“AI+制造”收入同比降幅16.6%,整体营收占比提升到80.3%。从中不难看出,金融服务业的大幅下滑是创新奇智营收规模收缩的主因,而这是公司主动调整优化业务结构、更加聚焦制造业主营业务的结果。
除了业务结构朝着更加聚焦制造业的方向调整,创新奇智还对客户结构大幅调整。2024年公司更聚焦面向终端客户,终端直签客户贡献了8.3亿元营收,占整体营业收入比例67.9%,相比2023年大幅提升22.8个百分点。在2023年,系统集成商占据了一半以上的营收。2024年创新奇智通过主动降低对系统集成商的依赖,直面终端客户,能更深入一线了解客户需求和积累行业know-how,加强了对最终客户的把握权,提升了客户黏性,为日后复购和场景拓展带来的收入增长埋下了伏笔。
通过这些调整,创新奇智的盈利能力得以持续改善,2024年毛利率稳步提升至34.6%,已经连续3年提升,调整后亏损率也连续3年保持在10%以下。
现金为王,提升财务安全边际
现金流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创新奇智CEO徐辉在2024财报说明会上指出,2024年公司将经营性现金流的优先级置于经营损益与营收规模之上。
受此战略调整影响,创新奇智2024年经营现金流表现达到公司成立以来最好水平。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2023年的-1.8亿减少到2024年的-0.36亿,同比大幅改善80.1%。也就是说2024年每创造1亿元营收所消耗的经营现金不到300万元人民币,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同时,创新奇智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收账款及票据同比减少28.8%,账龄结构大幅改善,账龄3个月以上的不到五成。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05亿元,为公司日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保障。
确立“一模一体两翼”战略,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创新奇智前5年的高速增长主要归因于AI1.0技术在工业视觉和数据智能等场景的应用。随着大模型时代的到来,创新奇智在2024年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升级与战略转型,推出750亿参数的AInnoGC工业大模型,并确立了“一模一体两翼”的发展路线。
制造业场景很多,但创新奇智锚定了工业软件与工业机器人这两个落地抓手,即“两翼”。其中一翼是工业软件。在研发端,创新奇智探索用工业大模型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设计软件,推出ChatCAD生成式辅助工业设计应用,可通过文本生成CAD模型,并探索图像输入生成CAD的路径。据悉,创新奇智在财报发布前夕与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工程软件公司Bentley签署战略合作,联合打造大模型支持的新型基础设施工程软件产品。在生产端,大模型智能体已与MES、CRM等多种工业软件融合,提升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效率。另一翼是工业机器人,创新奇智ChatRobot采用多模态VLA策略,具备感知、理解、规划和决策的闭环能力。这种技术让机器人能胜任生产调度和精益管理等复杂任务,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助力。
业界观点认为,2025年是智能体应用元年,Manus的横空出世更是让人们提前感知到了智能体的巨大价值。创新奇智聚焦打造工业领域的垂类智能体,自研AI Agent应用开发平台,可以针对客户从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办公运营、到市场营销等全价值链场景的需求,进行智能体应用的开发和落地。针对不同层级客户需求,既支持开箱即用,又支持企业自行开发适应个体需求的智能体。
同时,创新奇智围绕工业大模型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已先后与华润数科、钉钉、研华科技、Bentley等行业领导厂商建立战略合作。
经历了2024年在工业大模型领域的技术沉淀,以及在业务结构和财务模型等方面的积极调整,创新奇智已成功夯实发展根基,构筑起技术储备与资本实力的双重竞争优势。在谈及未来发展时,创新奇智CEO徐辉表示:“随着行业周期的好转,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大模型行业应用正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坚信‘AI+制造’的广阔前景,未来将更加专注于大模型在制造业垂直领域的应用拓展,实现技术产品加行业场景更健康、更高效的商业化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时代财经
2025-04-02
中国基金报
2025-04-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