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证券报
媒体
2025-03-28 22:24:00
(原标题:从满产到产能空置三成 云峰新材定制家居产能七倍扩张欲望如何“消化”?)
以“莫干山”品牌板材闻名的浙江升华云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峰新材”)正在谋求沪市主板IPO,拟募集资金12.49亿元,其中近九成资金投向智能化全屋定制家居建设项目。
该项目计划在浙江德清和山东费县新建两大生产基地,新增产能80万套,接近公司披露的定制家居相关产品产能最高年份的7倍。在定制家居行业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行业环境变化、公司自身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的内外背景下,这一巨额扩产计划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引发市场关注。
产能从满产到三成空置
最新招股书显示,云峰新材核心募投项目瞄准全屋定制家居领域,该项目建设由两个子项目组成,其中,浙江德清“年产50万套智能化全屋定制家居项目”投资金额为7.01亿元,山东费县“年产30万套智能化全屋定制家居项目”投资金额为4.02亿元。
对于核心募投项目的必要性,云峰新材在招股书中称“对于定制家居行业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有必要在现有产能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公司此次扩产的橱柜、衣柜、木门等成品定制家居产品均为市场热销产品,有利于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对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公司有必要新建生产基地扩大产能, 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释放定制家居的市场盈利空间”。
公司还称:“2021年公司定制家居类产品销售收入为31767.99万元,2023年增长至39235.11万元,复合增长率为11.13%。未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逐步扩大,产能也将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需要通过新建厂房来满足下游客户需求。”
云峰新材进一步解释称:“同时,大宗工程类客户为保障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的稳定性,在选择供应商时往往更加倾向与生产能力强的规模化企业合作;因此,为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大宗业务客户订单数量,深度绑定优质大宗业务客户,公司有必要通过新建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能力,满足其订单需求。”
根据招股书,云峰新材的主要产品为人造板、木地板、科技木,以及定制家居的衣柜、橱柜,其中以“莫干山”品牌为代表的人造板是公司核心产品,报告期内营收占比从55%提升到62%以上。
定制家居业务报告期内只占云峰新材营收的11%至15%,整体看占比还存在下滑态势。而且,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数据还与公司所表述的有点“矛盾”。
公司只披露了人造板、木地板、科技木,以及定制家居业务核心产品衣柜的产能利用率——衣柜的产能利用率自2021年以来一路下滑,2021—2023年分别为103.10%、82.74%和70.14%,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67.85%。完整年度里,衣柜产能从2021年的7.92万套逐年增至2023年的12.32万套。
产销率方面,2021年,公司衣柜的产销率为84.61%,2023年、2024年上半年的产销率都超过了100%,产销率提升且出现了产量无法满足销量的情况。
不过,2023年产销率从84.54%跃升至103.99%的背后,可以看到公司衣柜产量从2022年的10.33万套降至9.34万套,如若维持2022年的产量水平,那么2023年的产销率将不足100%。
完整年度来看,云峰新材2023年定制家居业务的衣柜、橱柜销量分别为9.71万套、0.50万套,均是报告期内最高,合计逾10万套。公司募投新建产能为80万套,意味着扩产规模相当于2023年销量的8倍左右,也相当于当年衣柜产能的近7倍(公司未披露橱柜产能数据,橱柜2023年包括自产及代工的产量为0.23万套)。
更关键的是,云峰新材虽然称报告期内的定制家居产品年均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11%,但作为公司传统产品暨核心产品的人造板,增势更高,从原有的12.74亿元升至20.37亿元,报告期内累计增幅近60%,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7%,均远超定制家居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人造板是在定制家居销售额3倍的高基数下实现的更高增速。这意味着,云峰新材看好的自家定制家居业务,过去几年的营收增速远远落后于人造板这一传统业务,尽管如此,公司仍准备募投11亿元大幅扩产数倍,这一投资逻辑令人侧目。即便考虑未来增长,这一规模似乎也远超行业正常扩张逻辑。
多个同行全屋定制遇“增长瓶颈”
从同行近年业务状况来看,云峰新材的扩张逻辑同样值得关注。
云峰新材宣称:“对于定制家居行业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有必要在现有产能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可比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增长已进入瓶颈期,龙头企业普遍面临营收下滑的压力。
可比同行业上市公司中,主营业务为全屋定制的龙头企业索菲亚,其衣柜、橱柜是定制家具的核心业务,2021年至2023年的营收增速明显放缓或整体下滑,衣柜营收增长从23%出头变为增长2.54%;橱柜营收增长从17%出头变为下滑2.23%;最核心的衣柜业务2024年上半年营收增幅进一步降至0.84%。
同样为行业龙头企业的欧派家居,同期整体衣柜、整体橱柜的营收从大幅增长变为下滑,2024年上半年降幅进一步扩大至17%左右。
还有上市数年的尚品宅配,一直以全屋定制为主业,2021年至2023年,定制家具业务营收从增长变为下滑,自51.44亿元降至35.13亿元;配套家居产品收入则从10.35亿元降至7.07亿元。2024年上半年,两块业务收入降幅均在15%左右。
与公司一样做板材起家且知名度更高的兔宝宝,2021年至2023年,整体衣柜收入增幅分别为41.04%、-23.13%,-2.98%,从大幅增长变为持续下滑,2024年上半年这块业务为同比下滑16.18%。
招股书披露,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云峰新材定制家居销售收入分别为3.18亿元、3.75亿元、3.92亿元、1.92亿元,完整年度的累计增幅为23.27%,其中2022年增长近18%后,2023年增速陡降至4.5%左右,增长明显放缓。
下游市场环境令扩产藏忧
此外,云峰新材在招股书中曾提到深度绑定优质大宗业务客户的发展路径,然而不可忽略的是,近年来,下游房地产市场正在调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之后,房地产行业无论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等,全部逐年下滑。
例如:202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7538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90319万平方米,增长5.3%。房屋新开工面积198895万平方米,下降11.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46379万平方米,下降10.9%。房屋竣工面积101412万平方米,增长11.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3016万平方米,增长10.8%。
到了202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比上年下降7.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下降7.3%。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39.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39.8%; 2023年时,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比上年下降7.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下降7.7%。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0.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20.9%。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1%。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元,同比下降17.1%,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7.6%。截至202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53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6.2%。
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同比下降10.6%(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住宅投资76040亿元,下降10.5%。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3324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13330万平方米,下降13.1%。房屋新开工面积73893万平方米,下降23.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53660万平方米,下降23.0%。房屋竣工面积73743万平方米,下降27.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3741万平方米,下降27.4%。
对于募资必要性,云峰新材在招股书中曾提到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开盘项目数量和精装修项目渗透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2024年住宅竣工面积下降27.4%的背景下,受行业环境影响,房企在2024财年面临严峻的盈利挑战。此前,销售千亿元级别房企中已有多家发布业绩预告或业绩公告,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均有所下滑。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不乏知名房企出现暴雷现象。有业内人士指出,若家居企业过度依赖大宗业务,不得不考虑可能面临坏账、回款周期拉长等风险。
围绕上述情况,一系列关于募投扩产的疑问可能需要云峰新材来解惑:
一、从可比同行的全屋定制家居相关销售额近年增长明显放缓甚至转为下滑乃至明显滑坡,以及公司定制家居产品产能利用率下滑来看,公司所称“未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逐步扩大,产能也将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是否符合行业实际情况?从公司定制家居收入增速远低于人造板来看,公司是否存在夸大定制家居需求增势的情形?
二、公司称为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大宗业务客户订单数量,深度绑定优质大宗业务客户而募投扩产,但2021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加上龙头房地产企业业绩下滑甚至不乏频频暴雷,公司表示要瞄准大宗业务客户订单提升而大幅扩产,是否存在盲目扩产?
三、公司报告期内全屋定制家居产品产能利用率下滑,销售额增长放缓,加上下游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房地产企业普遍面临困难,公司却拟募资逾11亿元扩产近8倍,公司所称的合理性、必要性能否让外界信服?公司大幅募投扩产后的新增产能如何充分消化?
就上述疑问,《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曾致函并致电云峰新材,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记者 王君 陈刚
大众证券报
2025-03-31
大众证券报
2025-03-31
大众证券报
2025-03-31
大众证券报
2025-03-31
大众证券报
2025-03-31
大众证券报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