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券商中国
媒体
2025-02-23 22:59:07
(原标题:【十大券商一周策略】春季攻势未完!资产重估有望进一步扩散)
高度依赖资金接力的纯主题板块未来可持续性有限,料市场会更加聚焦明确的产业逻辑兑现,年初以来“大象起舞”的行情只是核心资产重估的开端。热门主题的超额换手率和成交占比均处于历史极高分位,活跃资金仓位已升至过去五年的最高水平,料后续纯粹依赖资金接力的板块行情持续性有限。
从产业逻辑角度来看,DeepSeek大规模部署和应用,以及阿里巴巴CAPEX大幅超市场预期意味着国产AI已经从映射和主题阶段迈向真正的产业趋势,预计未来市场会聚焦优质龙头。科技板块中建议重点关注国产算力链、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AI应用、以及端侧AI三大主线。传统核心资产中想象空间足够大、低位时间足够久、机构持仓出清相对彻底的锂电和创新药亦值得关注。
短期讨论性价比问题的投资者有所增加,但科技产业趋势和政策持续催化,行情在分歧中延续。性价比分析是择时的重要参考,但有纵深的产业趋势方向,短期择时可能并不重要。中期成长相对价值占优的宏观环境未变,难有全面高切低行情。一个更重要的切换是产业趋势不同阶段,领涨细分领域可能变化。
国内AI有望演绎类似跨越多年的产业趋势行情,期间最需要关注的是不同产业发展阶段,领涨方向的切换。短期结构仍推荐国内AI算力和应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一季报期关注两个方向的机会:供需格局改善有望率先验证的方向;长期破净公司市值管理方案集中公布。
上周A股震荡上行,阿里财报超预期带动下半周科技板块继续上行,中国资产重估行情或进一步扩散:第一,产业、地产、民企营商环境等积极因素继续涌现,阿里财报超预期有望推动AI主题投资向产业赛道投资过渡;第二,全球资金在中美权益资产之间再平衡,目前主动配置型外资对本轮行情参与程度仍不高,若后续长线外资回流,外资偏好的国内优势产业和高ROE资产或受益;第三,参考过往产业周期行情,产业逻辑强化或带来拥挤度中枢抬升,当前或可适当放宽对拥挤度的容忍度。配置上,电子、传媒等拥挤度较高,继续在科技内部高低切,关注医药、金融等受益于AI的低位板块。
对全球资金来说,中国科技股重估认同度不断上升,同时担心美国经济边际趋势可能向弱,资产走势初现中强美弱。虽然近期科技板块涨幅不小,但综合看春季攻势未完,AI+主线明确。当前市场外部环境平稳,宏观逻辑暂让位于产业趋势,科技股行情攻势未完,如短期交易过热导致回调,预计也不会是行情终点,而是还有再布局与进攻机会,继续重点关注政策预期差与产业趋势共振方向。建议关注互联网、通信、电子、计算机、传媒、有色等行业。
近期DeepSeek横空出世带来AI版图重构,这一突破性进展折射出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劲势头,背后亦离不开我国科创政策的支持。近期召开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体现了决策层对于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结合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今年地方两会产业政策信号,预计未来产业政策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我国宏观环境具备培育科技巨头土壤,股市制度环境也为科技投资创造有利条件,中国科技“七姐妹”正崛起中。春季行情正在演绎中,结构上AI浪潮引领下的科技是持续性主线,存在预期差的消费医药及地产也应重视。
春节以来,国内AI产业链各环节重大催化不断、产业叙事持续焕新,从而推动行情反复活跃、走向新高,且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一个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受益、并有望加速向各个应用场景扩散的叙事闭环,产业趋势已愈加清晰。因此AI作为当下市场最为聚焦的主线方向,虽然短期成交占比升至高位可能会导致板块出现阶段性的震荡调整,但通常不会导致行情系统性终结。重要的是在产业链内部做好择时轮动,找到相对有性价比的方向。中长期看,在产业逻辑和政策环境的支撑下,AI或将不断穿越短期的交易拥挤,继续成为市场中长期聚焦的主线方向。
在基本面预期修复、政策释放提振资本市场信心以及科技龙头的重估等多方面因素叠加下,当前市场仍处于主升浪持续上行过程中。风格方面,持续看好科创50。成长风格处于三年大级别占优的起点,2025年成长风格或将成为市场结构性行情的关键因素。一方面,短期市场仍处于风偏上行阶段,其对于成长相对优势的支撑作用不减。另一方面,虽然短期板块交易活跃度持续上升,但产业趋势的上行成为本轮科技行情持续性的重要支撑。在年内信用弱复苏货币强宽松的背景下,具备产业趋势的科创50有望成为市场结构首选。
当下AI行情正在走向极致,但是宏观场景上并非没有新的选择。我们市场化企业的收缩性经营开始出现两大分化:第一类是转变为加大投资,走向新的产业发展;第二类是改善分配,资本向劳动力让渡利润最终促进消费。中国经济的内生性动能正在孕育。
配置上,未来在国内基本面逐步向好带来预期改善的背景下,推荐国内顺周期相关的消费+中游制造+有色。在实物资产逻辑下,名义利率将跑输通胀,全球定价、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将继续重估,看好黄金+原油。另外可关注低估值+红利,包括同时兼具中国宏观风险下降的银行、保险。
目前TMT、高端制造等细分行业指数表现已较强。但在其他指标方面,滚动净新高指标已经出现回落迹象。1月下旬以后,政策顶层设计支持叠加产业落地,TMT跑出明显超额,对应后续可以继续关注事件方面的驱动,包括CSP的资本开支、产业落地以及两会政策情况等。
根据经济复苏与市场流动性,可以把投资主线降维为三个方向:DeepSeek突破与开源引领的科技AI+,消费股的估值修复和消费分层逐步复苏,低估红利继续崛起。红利回撤常在有强势产业趋势出现的时候,因此低估红利的高度取决于AI产业趋势的进展,而AI产业趋势的进展又取决于AI应用端和消费端的突破。消费板块投资的核心因子是估值,在当前消费板块低估值、利率下行、政策催化下复苏周期抬头,以宏观叙事而对消费过分悲观反而是一种风险,重视恒生互联网。
每一轮牛市,最终往往都会有宏大的乐观叙事。按照过程,可以把宏大叙事产生的过程分成三步。第一步,对之前熊市错误逻辑的修正,中国的经济政策还有腾挪空间,2024年924后的上涨属于第一步。第二步(牛市初期),部分产业走牛,股市涨幅不大,但热点很多,投资者关注产业叙事。去年10月以来,市场处在这一阶段。
DeepSeek的突破,让投资者把局部产业发展提高到国运的程度。第三步(牛市中后期),随着更多行业发展的变化,投资者把产业改善的原因上升到宏观层面,认为可能大部分行业都可以借用宏观的优势,转型互联网+、新能源+、AI+,或复制之前很多行业在全球产业链地位上升的逻辑。整体来看,我们现在的宏大叙事,只演绎到了第二阶段,后续一旦有更多行业产业出现乐观变化,宏大叙事有可能在年内过度到第三阶段。
责编:刘艺文
校对:祝甜婷
券商中国
2025-02-23
证券时报网
2025-02-23
证券时报网
2025-02-23
证券时报网
2025-02-23
证券时报网
2025-02-23
证券时报
2025-02-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