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新股前瞻|正力新能:三年累亏27亿,赴港“补血”能找到翻身密码?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2-22 18:35:09

(原标题:新股前瞻|正力新能:三年累亏27亿,赴港“补血”能找到翻身密码?)

港股动力电池板块有望再度“迎新”。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期,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力新能)递表港交所主板,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正力新能成立于2019年,曹芳和陈继程为公司核心创始人与控股股东。值得注意的是,曹芳和陈继程都曾在福耀玻璃任职。其中,曹芳是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的胞妹,曾担任福耀玻璃销售部经理、董事及副总经理;目前担任正力新能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陈继程曾于福耀玻璃担任多个职位,包括担任福耀玻璃执行董事及副总经理;目前担任正力新能执行董事、总经理。

在正力新能的股东构成中,资本力量多元。曹德旺全资拥有的三益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旗下公司,持有正力新能约2.52%的股份。此外,多地国资也纷纷入局,如福建省属国有金融机构华福证券旗下的创投平台,以及常熟市财政局旗下平台等。

不过,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正力新能的业务规模虽取得稳定拓展,但公司长时间处于亏损的泥潭中,这无疑给公司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在竞争激烈的动力电池市场中,正力新能能否突破困境,实现盈利与持续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锂离子电池制造商“小兄弟”

招股书显示,正力新能是中国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以市场需求和技术驱动开发多元电池产品组合。公司主要专注于用于电动汽车(“EV”)的电池产品的销售。公司提供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方案,致力于拓展电化学产品在陆海空互联(“LISA”)下的大规模应用。

公司是拥有汽车零部件基因的公司。得益于核心管理层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传承和经验,具有对汽车行业的洞见,公司围绕主机厂客户对产品安全、品质、性能和成本的综合最优需求,开发多元电动汽车电池产品矩阵,并前瞻性研发航空电池,从而在电池行业的多个场景拓展与快速的技术叠代中处于有利地位。

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主要专注于销售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产品。作为电动汽车电池市场装机量十大参与者之一,公司所处的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激烈且集中,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个月十大制造商占总装机量的96.9%。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资料,按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个月的装机容量计,公司于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中占有1.7%的市场份额。

三年亏损超27亿

从正力新能的财务数据来看,其近年来呈现出收入增长但仍处于亏损的态势。公司收入由2021年的14.99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至2022年的32.9亿元,并进一步增长至2023年的41.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66.6%。2024年前8个月,公司收入为28.58亿元,同比增长33.6%。这主要得益于其动力电池销量的增加。

利润方面,2021-2023年以及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个月,公司均实现亏损。其中,2021-2023年累计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超过27亿元。

正力新能亏损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一方面,在业务运营初期,公司需要对产能和产品研发进行大量前期投资,包括建立和扩大产能、投入研发资金等,这些投资在短期内难以产生实质性回报。另一方面,2022年客户X的业务运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动,导致正力新能出现贸易应收款项及存货减值6.01亿元,对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正力新能与汽车领域的龙头企业合作,形成了高质量客户群。公司电池产品的客户主要为电动汽车制造商。公司的动力电池客户包括大型央国企、造车新势力及跨国领先整车企业。公司在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全球多个龙头企业核心车型的电池产品供应份额持续提升。

2021年以来,正力新能的客户数量出现增长趋势,在2023年达到92个,主机厂客户数量在2023年达到11个。然而,这并未使公司完全摆脱对少数客户的依赖。

于2021年、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八个月,公司来自往绩记录期间各年度/期间的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3.37亿元、29.73亿元、32.38亿元及24.77亿元,分别占各期间总收入的89.1%、90.4%、77.8%及86.7%。同期,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以及合约资产由约3.22亿元逐步提升至13.93亿元。

正力新能在招股书中指出,公司无法保证能够将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维持在合理水平。若客户的信用状况变差,或大量客户因任何原因未能悉数结算其贸易应收款项,公司未来可能会继续产生减值亏损,而公司的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动力电池市场望维持快速增长

尽管正力新能面临着客户集中以及贸易应收款项等风险,但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其所处的动力电池行业整体态势,给公司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挑战。一方面,客户依赖和账款回收风险如同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着公司的财务健康;另一方面,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着公司积极探寻突破与发展的路径。在这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复杂局面下,正力新能唯有在应对风险的同时,抓住行业发展的契机,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当前,动力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机遇来看,近年来动力电池市场稳步增长,预计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以37.5%的复合年增长率从2023年的716.0GWh增至2028年的3513.1GWh,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将以37.9%的复合年增长率从2023年的389.0GWh增至2028年的1,943.3GWh。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快速发展,对行业参与者构成独特机遇。

然而,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如汽车行业对产品安全、品质、性能和成本的综合最优要求,推动了新能源整车及电池行业的结构性变化,多路径发展趋势愈加显著。在电池补贴退坡及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突破的背景下,市场主导电池类型发生切换,新能源汽车市场车型结构也出现显著变化。此外,动力电池制造商需要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提供多元化产品解决方案,这对其灵活性开发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行业发展初期对电池产品的稳定供应及需求,众多动力电池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建设的产线,在当前市场需求下,存在兼容性差、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同时,主机厂对可适配不同用途类型汽车、兼容不同电化学体系的标准化电池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 

正力新能赴港上市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通过上市,公司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用于产能扩张、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进一步提升其在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力。对于投资者而言,正力新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市场地位和发展潜力,使其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然而,公司面临的行业竞争和财务风险也需要投资者谨慎评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正力新能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盈利并持续增长,值得持续关注。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