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2-22 00:34:15
(原标题:国药集团屡屡提示依旧踩雷,华仁药业一把亏光14年净利润冤吗?)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彭雪 编|深海
尽管发布业绩预告良久,但许多华仁药业的投资者内心依旧感觉难以接受。
1月24日,华仁药业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8亿元至13.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727.45%-833.8%。造成2024年巨额亏损的核心原因是,华仁药业对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药药材”)13.478亿元的欠款全额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而2010年上市至2023年,华仁药业净利润累计为11.99亿元。如果对国药药材的13.478亿元欠款无法追回,将导致华仁药业2010年上市14年以来的所有净利润归零。
让投资者难以接受的是,自2020年以来,国药集团屡屡发声明,提示国药药材相关风险。
“为何华仁药业对风险提示视而不见,究竟有何隐情?”有投资者追问。
华仁药业受国药药材欠款拖累,预计亏完上市后全部净利润
天眼查显示,华仁药业曾用名:青岛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8年,西安曲江文化金融控股集团成员,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一家以从事医药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1.82亿元,超过了99%的山东省同行,实缴资本1亿元,并已于2022年完成了定向增发。
雷达财经注意到,1月24日,华仁药业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
2024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8亿元至13.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727.45%-833.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1.9亿元至13.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14.28%-934.33%。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将是华仁药业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归母净利润亏损的情况。
造成2024年巨额亏损的核心原因是,华仁药业对国药药材13.478亿元的欠款全额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恒星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恒星”)因股权转让纠纷及客观情况影响,2024年度经营业绩未达预期,商誉出现减值迹象,预计商誉减值金额为3000万元–9000万元,最终计提金额须经评估及审计后确定。
雷达财经统计发现,自2010年上市至2023年,华仁药业归属净利润累计为11.99亿元。如果国药药材对华仁药业的13.478亿元欠款无法追回,将导致华仁药业2010年上市14年以来的所有归属净利润归零。
过往公告显示,13.478亿元的欠款源于华仁药业全资子公司青岛华仁医药有限公司(下称“青岛华仁”)与国药药材之间的医药原料贸易业务。青岛华仁开始与国药药材进行医药原料贸易业务是从2020年起。2023年上半年,青岛华仁决定终止上述业务,并向国药药材提出结束上述业务并尽快回收业务款项的要求。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华仁药业上述业务产生的其他应收款余额为14.1亿元,该笔欠款累计已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7亿元。
投资者质疑:为何国药集团屡发声明华仁药业不警醒?
让许多投资者不解的是,在其合作期间,国药集团曾多次发布声明,但是华仁药业依旧与国药药材进行合作。
天眼查显示,国药药材被中国中药有限公司持股25%,中国中药有限公司是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国药集团实控人为国务院。此外,中传华夏(深圳)实业有限公司也持有国药药材20%的股份,往上追溯,其股东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也在国务院麾下。
雷达财经注意到,国药集团因国药药材曾多次发布声明,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7月1日。
前述声明显示,国药集团未授权国药药材或其子公司使用公司注册商标或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中国医药集团”、“国药集团”字样,也未授权其以“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国药集团”的名义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投资或合作。
请相关主体对合作方的主体资格、资质信用、履约能力进行严格审核,避免利益受损。
同年11月,国药集团再发声明,提醒相关主体对国药药材的履约能力严格审核。
2024年5月,国药集团发布声明称,近期,发现伪造集团子公司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下称“国药中药”)印章及参股公司国药药材的相关公司章程、工商登记文件、股东(大)会决议文件情况,社会影响恶劣,严重损害国药集团合法权益。对此,国药集团声明如下:
1.自2016年11月起,国药中药在国药药材的持股比例持续为25%。作为参股股东,国药中药不参与该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国药中药既非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国药集团也非国药药材实际控制人。
2.针对国药药材虚构股东大会会议,伪造股东大会决议、伪造国药中药推荐董事签字及伪造、变造其公司章程等违法行为,国药中药已依法提起诉讼并获法院支持;就其伪造印章等涉嫌犯罪行为,已向公安机关依法举报,将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国药中药已在官网上多次发布澄清声明,提醒相关主体对国药药材及其下属公司的主体资格、资质信用、履约能力进行严格审核,穿透审查;请社会公众提高警惕,加强防范,谨防上当受骗,遭遇非法侵害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今年2月12日,国药集团借助控股子公司中国生物官微发布声明称,自2016年11月起,国药集团下属公司国药中药在国药药材的持股比例为25%。对国药药材,国药集团、国药中药既非控股股东、也非实际控制人。
国药集团从未授权国药药材及其所属企业以“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国药集团”“国药集团成员企业”等名义开展宣传、投资等行为,也未授权其使用国药集团注册商标。
对国药药材涉嫌侵害国药集团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国药集团、国药中药已依法提起诉讼;对国药药材虚构股东大会会议,伪造股东大会决议、伪造国药中药董事签字、伪造变造公司章程等违法行为,国药中药已依法提起诉讼并获法院支持;对国药药材伪造印章等涉嫌犯罪行为,已向公安机关依法报案。
证券之星网站
2025-02-22
乐居财经
2025-02-22
乐居财经
2025-02-22
乐居财经
2025-02-22
乐居财经
2025-02-22
于见专栏
2025-02-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