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汽车之家
2025-02-22 00:00:00
(原标题:俄罗斯禁售一款中国车)
汽车之家 行业 俄罗斯官方批评中国三款卡车品牌有“严重缺陷” ,其中一款被禁售。俄罗斯禁售一款产品不会产生重大影响,最大担忧在于审查范围是否会继续扩大。普京和特朗普通话表达结束战争意愿,如果欧美制裁解除,日韩车企卷土回巢,将对俄车市有重大改变,留给中国车企的时间不多了。
新势力方面,极氪和领克完成合并,目标销量是BBA,中国汽车行业进入整合重组阶段。华为尊界百万元级豪车将在5月上市,挑战超豪华汽车市场任重道远。蔚来汽车辟谣大规模裁员,目标2025年内实现盈利。传统车企方面,广州因广汽集团业绩下滑,GDP被重庆超越,深圳夺得“汽车第一城”。深圳、合肥、上海和西安,分列新能源汽车产量榜前四名。
2月5日,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部长阿里哈诺夫(Анто́н Андре́евич Алиха́нов)在一个会议上称,发现三个中国品牌的卡车存在严重缺陷,俄罗斯需要对这些车辆进行更严格的认证检查。
2月10日,俄罗斯技术法规和计量局宣布,取消中国商用车企业陕汽重卡的一款产品认证,暂停其在俄销售。该机构称,在噪音控制、后部防撞和侧面防护方面,这款产品不符合俄罗斯的一系列强制性要求。俄罗斯已进口这款重卡1.5万辆。
拓展阅读:
1. 俄罗斯对中国车释放不良信号,最大风险在于审查范围是否扩大
a. 知情人士称,涉事三个卡车品牌可能是陕汽重卡、中国重汽和一汽解放。中国汽车行业担忧这是俄罗斯释放出的消极信号。
b. 俄罗斯禁止销售的这款产品是陕汽重卡出海主力之一,但不同产品型号之间比较容易切换。他判断,俄罗斯禁售一款产品不会产生重大影响,风险在于审查范围是否会继续扩大。
2. 卡车是俄罗斯首要审查的领域
a. 中国汽车品牌积极扩大在俄的市场份额,为了恢复俄罗斯国产和进口汽车的平衡,俄罗斯已经逐步调整提高汽车报废税。
b. 但这还不够,俄罗斯需要对进口车进行更严格的产品认证审查。卡车是俄罗斯首先审查的领域。
3. 俄乌战争是中国车企进入俄罗斯的时机
a. 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跨国车企遵守国际制裁要求,纷纷撤出俄罗斯,市场出现空缺,中国汽车企业得以长驱直入。近两年,俄罗斯迅速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目的地市场。
b. 2022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汽车16.2万辆,2023年出口数量同比暴增461.1%至90.9万辆。2024年,中国对俄出口汽车达到115.8万辆,约占中国汽车出口量的两成。这也意味着,俄罗斯市场变化将直接影响中国汽车出口总体表现。
c. 2024年以来,俄罗斯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收紧汽车进口。
d. 2024年4月1日起,俄罗斯开始要求经中亚国家进入的汽车补缴税费差额。此前部分中国汽车为规避俄罗斯较高税负,经过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中转,再进入俄罗斯。
e. 2024年10月1日,俄罗斯针对进口汽车上调报废税,上调幅度达70%至85%。2025年至2030年,该国汽车报废税税率还将逐年上调10至20个百分点。中国对俄出口汽车最多,是直接冲击对象。
4. 俄罗斯提高报废税,提高拥车成本,开始围剿中国车企
a. 2024年10月1日。俄罗斯《报废税收取、计算、支付和回收规则》正式生效。不仅针对电动车,更包括了燃油与各种动力的乘用车、轻型车商用车、卡车、客车、工程车辆等所有类型的汽车,比欧盟加税的范围更广泛。
b. 先把报废税平均提高70%-85%。之后,每年的1月1日,再把税率逐次提高10%-20%不等,一直延续到2030年。这是继8月份后,俄罗斯方面针对报废税的第7次调整。
c. 与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税的做法不同,俄罗斯征收的是报废税。这项以环保处理废旧汽车名目设立的税费,在2009年首次被提出,2012年俄罗斯加入WTO时正式落地,主要是为了限制大量二手车的流入,还逐步取消了欧亚经济联盟国家该项税收的豁免权。
d. 2021年时,中国品牌在邻居家的市占率只有9%左右;2023年时,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了60%;2024年,中国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占比达到了80%。
5. 中国车企抢占俄罗斯,认证工作做的不足
a. 俄罗斯汽车产品进口认证项目繁多,前两年,部分企业为了迅速进入俄罗斯市场,在这方面可能确实存在车辆和认证信息不符的情况。
6. 2025俄罗斯车市会更激烈
a. 2025年俄罗斯汽车市场的总体销量可能会跟随全球车市下降,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和俄罗斯本土汽车企业的竞争会更激烈。
b. 目前中国汽车品牌全线覆盖俄罗斯汽车市场各个价位段,市占比约为60%。其中,轻型商用车占比约为20%,卡车占比约为60%,乘用车超过60%。
7. 留给中国车企的时间不多了
a. 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表达出结束俄乌战争意愿。如果欧美制裁措施在战争结束后解除,俄罗斯汽车市场格局还将发生变化。日韩车企会不会卷土回来。
短评:
具体涉事企业不可逃避,要积极与俄罗斯监管部门沟通,获取详细调查报告,并向对方提供中国方面的质检信息。其他中国企业应考虑在俄罗斯差异化竞争,减少低端市场产品,并且考虑技术、管理输出,本地化建设。
2月14日,二者合并组成的极氪科技集团宣布信息,领克股权交易完成交割,领克汽车正式与极氪(NYSE:ZK)完成合并。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领克汽车和极氪都是吉利控股集团控股企业,上述交易是为了整合旗下业务和品牌,实现战略和业务聚焦。
极氪001 FR
拓展阅读:
1. 领克和极氪有各自最初的使命:领克本土化落地,极氪探索先锋队
a. 极氪成立于2021年,前身是领克电动汽车业务部门。
b. 11月14日,吉利汽车总裁桂生悦在吉利汽车业绩电话会上称,领克汽车成立之初是为了突破本土品牌天花板,与主流合资品牌竞争。
c. 设立极氪是为了响应行业智能电动化转型潮流,作为吉利控股集团“先锋队”进行转型尝试。
2. 大趋势明确,产品重叠,考虑合并防止重复投资
a. 桂生悦称,近几年汽车行业转型新能源的方向已经明确,领克汽车和极氪的产品售价可能重合,出现同业竞争。
b. 比如,领克汽车产品动力原本包括燃油和混合动力,近期推出了纯电动车型,与极氪部分在售车型较为接近,而一直主打纯电动技术路线的极氪也计划在2025年推出增程混动产品。
c. 吉利汽车同时是领克汽车和极氪股东,如果不整合肯定会导致重复投资,当前市场竞争白热化,两家公司如继续独立经营,综合竞争力也无法提升。
领克07
短评:
极氪和领克合并只是吉利控股集团整合计划的一部分,集团内其他品牌也基本并入了吉利汽车集团。这一行动预示着中国汽车行业进入了整合重组新阶段。随着更多高端车型上市和销量规模提升,极氪有望更快实现盈利。极氪CFO袁璟称,目前还不能披露具体盈利时间表,但可以确定盈利时间点将大幅提前。
2月20日,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承东发布信息,华为鸿蒙智行百万级豪车尊界S800计划于5月深圳车展上市,该车型将搭载华为一系列最新智能化技术。余承东同时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下称“车BU”)董事长。
尊界S800
1. 尊界定位超豪华,对标迈巴赫
a. 首款车型S800的预售价为100万至150万元。尊界S800主要竞争对手是奔驰S级迈巴赫,还包括保时捷、宝马等豪华品牌高端车型。
b. 华为鸿蒙智行共有四个合作品牌,尊界合作方是江淮汽车。其他“三界”分别是华为终端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与奇瑞汽车合作的智界、与北汽集团合作的享界。近期,华为终端还与上汽集团达成合作,共同打造“第五界”。
迈巴赫S级中控台
2. 尊界仿仰望销售方式,建立消费者认知
a. 类似比亚迪仰望通过“原地掉头”“紧急浮水”来建立消费者认知,尊界S800已经发布了凌波微步、智能光幕玻璃及5D蟹行模式等多项夺人眼球的技术。
3. 80%以上仰望U8车主为企业主及高管,且转介绍率超过30%
a. 调查显示,近55%仰望U8车主来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超过80%的车主为 企业家、合伙人及公司高管。且仰望U8车主呈现拥有多车特点,90%拥有超过2辆以上车辆,近20%车主拥有5辆及以上车 辆,70%拥有百万级豪车。
b. 仰望U8转介绍率超过30%,单个用户最高转介绍成交数量超过10台。
4. 百万级别豪车几乎由外资垄断,品牌主要为BBA+保时捷+路虎
a. 2024年前10个月,奔驰S级系列销量在超豪华细分市场占比达43.4%
5. “鸿蒙智行”业务的销售压力大,赛力斯1月销量大跌
a. 根据问界母公司赛力斯官方发布数据,2025年1月其新能源汽车销量17906辆,同比大跌51%。
b. 其中问界M9销量9976辆,环比下降33%;问界M7销量5558辆,同比下降81%,环比下降59%,创16个月以来最低纪录。1月是传统淡季,销量环比大幅下降属于常规现象,但同比大跌超过行业水平,值得警惕。
短评:
现在中国车企还在努力解构传统豪华品牌,电车时代,暂时还缺乏一套新的豪华指标体系。智能化也较难建立身份标签,系统功能应用越多才能获得更大价值。各车企正在尝试给出答案。目前,行业认同的是豪华品牌产品应当搭载行业最新技术。
2月20日,蔚来汽车针对蔚来裁员50%的市场传言,蔚来官方辟谣,称这一消息“离谱到家”,并称法务部已经报警。蔚来汽车在春节前后确实有部分人员被裁。一名蔚来汽车内部人士称,这是基于公司绩效考核的正常人员优化,不存在大规模裁员一说。
乐道L60
1. 蔚来先覆盖高端,后推出中低端车型
a. 蔚来汽车成立于2014年,前期主要聚焦高端纯电市场,后续希望以多品牌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b. 率先问世的NIO是主品牌,主要针对30万元以上市场;第二品牌乐道聚焦20万至30万元市场;第三品牌萤火虫定位为精品小车,主要覆盖10万至20万元价格带。
c. 2024年9月末,乐道首款车型L60开始交付,2025年还将推出两款新车型。萤火虫品牌目前只有一款车型,已在2024年年末亮相,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开始销售。
2. 蔚来销量不温不火,1月销量“蔚小理”大幅掉队
a. 2024年,蔚来公司共销售汽车22.19万辆,同比增长38.7%。同期理想汽车销量超过50万辆,问鼎新势力车企销量冠军;零跑汽车销量也接近30万辆;小鹏汽车销售19万辆。
b. 2025年1月销量不足1万,只有7951台,小鹏和理想交付量3万左右,蔚来已经在“蔚小理”中大幅掉队。
3. 2022-2024的销量目标没有完成
a. 2018年至2021年公司每年销量翻番;2022年至2024年,由于内部战略和执行等因素,公司经营没有达到预期,公司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销量翻番。
4. 乐道销量又不及预期,2025目标能达成吗?
a. 乐道L60起售价为20.69万元,定位大众市场,销售被寄予厚望,但是实际销量表现有所差距。
5. 蔚来何时能够盈利?换电设施、研发等开支巨大
a. 公司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个季度,蔚来汽车分别录得净亏损51.8亿、50.4亿和50.6亿元。
b. 铺设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乐道销售渠道以及较高研发投入,都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短期压力。
c. 截至2024年9月30日,蔚来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为422亿元。
短评:
此前,蔚来汽车称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盈利。据说,蔚来目前已经将这一时间提前至2025年第4季度,今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事是“深度降本、狠抓效率”,成为公司当前关键词。
2月18日,华为、上汽智选车模式敲定的同时,华为与广汽之间的合作进展也逐渐浮出水面。“‘传祺向往”属于广汽传祺旗下全新产品系列,会搭载华为的乾崑智驾技术,但其与双方合作的GH项目无关。GH项目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上市。
1. 广州2024年GDP遭重庆反超
a. 2024年广州GDP同比增长2.1%至3.10万亿元,重庆GDP同比增长5.7%至3.22万亿元
b. 在2019年至2023年,广州仅2020年的GDP落后重庆大约22亿元,其余年份领先重庆23亿元至263亿元不等。相较于两地各自接近3万亿元的GDP总量,这一差距堪称微不足道。
2. 汽车均为广州和重庆的“支柱产业”
汽车业也是两地GDP之争的“胜负手”。两地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2%,重庆则同比上涨26.7%
3. 深圳“中国汽车产量第一城”,中国每四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深圳造”
a. 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在2024年实现产量430万辆,同比增长41.34%;销量427万辆,同比增长41.26%。
短评:
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成为多个城市工业提供重要支撑,仅仅对重庆来说,汽车行业对2024年重庆工业增加值增长6.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广州也不甘示弱,广州统计局认为当下是广州的汽车制造业“仍处于动能转换深度调整期”,广州市还要培育一至两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50万辆的企业,未来还会迎头赶上。
2025年2月18日,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正式发布了其最新一代大模型——Grok 3。马斯克在发布会上称,Grok 3的能力较前代产品Grok 2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并将其誉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这一消息迅速在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1. 马斯克拿到了参与下一轮大模型竞争的船票
a. Grok 3系列模型还不是满血版。基础模型Grok-3仍处于Beta阶段,官方宣称数学(AIME基准)、科学问答(GPQA基准)、编码(LCB基准)能力超越了GPT-4o、Gemini-2 Pro与DeepSeek-V3;
b. 精简版Grok-3 mini能更快地回答问题,但准确性会有所降低。
c. 推理模型Grok-3 Reasoning也处于Beta阶段,官方宣称水平超过了o3-mini(high)、o1、DeepSeek-R1,还有Gemi-2 Flash Thinking;
d. 精简版的训练时间更长,有时表现略好于beta版的推理模型。相比普通的“Think”模式,如果用更多算力在“Big Brain”模式下推理,它们会更聪明一点。
2. X的高级订阅用户将可以率先尝试Grok 3
a. 推理或深度查询这些服务会藏在即将推出的SuperGrok订阅服务中,收费30美元/月或300美元/年(暂不清楚是否会在X的Premium Plus之上额外收费,后者目前每月为40美元);
b. 最快一周,Grok 3将上线“语音模式”;几周后,Grok 3将向机构客户开放API,DeepSearch也会在几周后上线;几个月后,Grok 3才能最终成熟稳定。
c. 这有点类似马斯克在特斯拉FSD上的玩法,先让付费用户测试,最终迭代成熟。
3. Grok 3的推理能力领先于 DeepSeek-R1
a. 在OpenAI与特斯拉担任过AI开发重任的大神卡帕西(Karpathy),这次拿到了先行体验资格。
b. 在他看来,Grok 3的推理能力,大概处于 o1-pro 的水平,领先于 DeepSeek-R1;而DeepSearch功能大致相当于Perplexity的,但要低于OpenAI的。他还发现Grok 3并不能很好地搜索X上的信息。
c. Grok-3是唯一一个在Chatbot Arena上拿到了1400分以上的大模型,这也相当于它的“实战”水平。它的竞争对手包括Gemini-2、ChatGPT-4o、DeepSeek-r1与o3-mini等。
4. xAI的竞争压力仍然很大
a. OpenAI已经公开了下一代基础模型的存在,即相当于o3+GPT-4.5的GPT-5,其中,o3已经于去年12月公布,GPT-4.5将于几周内发布,而GPT-5会在几个月内发布。如果卡帕西的评价合理,那么,在几个月后才能完全成熟的Grok 3,大概率很难打赢GPT-5。OpenAI也在建造星际之门,为下一代模型GPT-5.5增加100倍的算力。
b. 而DeepSeek恰好也在今天介绍了更高效的NSA机制,它可以优化现代硬件设计,在加速推理同时降低预训练成本,并且不牺牲性能。或许更高性价比的V4已经在路上了。
短评:
大模型厂商正在往价值链的上下游扩展,寻求降低成本,或增加收入。美国巨头的大模型拥有更丰富的变现渠道。比如,谷歌闭源的Gemini,Meta开源的Llama,都能赋能自己的互联网服务。
马斯克的特斯拉,可以向人类司机提供专业的“代驾”服务;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也是可选项。马斯克的SpaceX拥有发射与卫星互联网业务,已经拥有了政府与军方的订单;马斯克还称再过两年把Grok装到火箭上。马斯克的Neuralink或许也能从中受益。在直播中,马斯克还半开玩笑地宣称,将在xAI内部成立一个自动化的游戏工作室。这些是马斯克继续参与大模型竞争的最大底牌。
汽车之家
2025-02-22
汽车之家
2025-02-22
汽车之家
2025-02-22
快科技
2025-02-22
汽车之家
2025-02-22
汽车之家
2025-02-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21
询价信息已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