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灵魂论”让位现实 上汽和华为打造“第五界”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2-15 10:45:00

(原标题:“灵魂论”让位现实 上汽和华为打造“第五界”)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与上汽的合作模式已确定将使用智选车模式,品牌名初步定为“尚界”。“尚界”面向更年轻化的市场,新车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向市场。

针对上述消息,经济观察报联系上汽集团,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君毅告诉经济观察报,估计上汽跟华为会有相关合作,这个是大方向问题。但现在还没到技术发布会的阶段,所以现在双方对外界传闻是不予置评的状态。

与其他车企相比,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更具戏剧性。2021年,时任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抛出“灵魂论”,认为与华为合作后上汽将“丢失灵魂”,因此拒绝与华为展开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合作。如今,上汽与华为合作的消息密集浮现,双方各自打着怎样的算盘?

上汽“灵魂论”让位现实

2021年6月,陈虹在上汽集团股东大会上表示,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这好比一家公司为上汽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成了灵魂,上汽成了躯体,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到了2024年11月,市场开始传出华为与上汽合作的消息。当时的消息显示,上汽集团正与华为进行合作接触,该项目由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亲自带队,或将开辟华为目前与车企的三种合作模式(供应商、HI、智选车)以外的全新模式,不排除上汽集团将战略投资华为子公司引望的可能。

2023年11月,华为曾申请了两个“尚界”商标,包含运输工具分类,其中一个已注册完成,另一个尚在初审公告状态。今年初,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显示,上汽集团提交了“尚界”“上汽尚界”等多个商标申请,覆盖汽车金融、维修等领域。

从拒绝华为到拥抱华为,外界虽然无法了解上汽集团管理层的最新想法,但上汽集团在业绩层面面临的现实压力,或是促使上汽集团“回心转意”的答案。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为401.3万辆,同比下降20.07%,不仅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两大合资板块继续下滑,自主板块也不甚乐观。其中,上汽乘用车销量为70.7万辆,同比下降28.3%。

随着销量下滑,上汽集团利润也大幅缩水。业绩预告显示,上汽集团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亿元到19亿元,将同比减少87%到90%;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亿元到-60亿元,将同比减少141%到160%。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汽集团打造了飞凡和智己两个新品牌。其中,2020年脱胎于上汽荣威的飞凡,市场表现一直平平,2023年销量约2.1万辆,明显落后于极氪、岚图等诞生时间相近的其他自主新品牌。2024年11月,自立门户三年的飞凡品牌,重新回归到上汽荣威旗下,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品牌。

上汽集团数据显示,智己汽车2023年、2024年分别售出3.82万辆、6.55万辆,但销量增长的背后是品牌定位的滑落,智己产品的起售价从最初30万元以上一路下沉到目前的20万元左右。今年1月,智己销量为2800辆,同比下降44.01%。

反观华为主导的鸿蒙智行,2024年全系车型全年累计交付量达到44.5万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一极,其中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的问界M9上市12个月累计大定数量突破20万辆,成为中国市场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冠。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告诉经济观察报,上汽与华为合作是一个积极的举措,是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在智能化竞赛中,与其孤注一掷自研,不如借力华为快速卡位市场。这并非彻底放弃“灵魂”,而是在挑战下的阶段性策略。未来,上汽或选择“两条腿走路”——通过合作项目获取即时竞争力,同时持续自研以储备长期技术主权。

2024年以来,上汽在智驾领域已开始更积极地寻求外部合作。2024年11月,上汽智己、英伟达和Momenta联合宣布,将推出基于DRIVEAGXThor芯片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根据佐思汽研的报告,如今国内在城市NOA量产领域具备显著影响力的有五家主要供应商,其中Momenta和华为表现尤为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此前的一些举动,也在客观上减轻了车企对丧失“灵魂”的担忧。2024年,华为注册成立了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引望”)。华为方面表示,计划将华为车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所有资产和人员装载到引望中,并实现独立运作,引望将成为一家股权多元化的独立公司,对战略合作伙伴开放股权。

除此之外,华为也逐渐将鸿蒙智行旗下品牌商标转让给相关合作车企。2024年5月,华为将运输工具类“享界”商标转让给北汽;6月,华为将已注册的两枚运输工具类“智界”商标转让给奇瑞;7月,赛力斯确认以25亿元拟收购“问界”系列商标权及专利;9月,华为将“尊界”“MAEXTRO”“MASTRO”等十余枚文字和图形商标转让给江淮。

华为打破“四界”图什么

如果采用智选车模式的“尚界”诞生,那么鸿蒙智行此前的品牌规划将被推翻。2024年,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曾公开表示,鸿蒙智行品牌暂时不会扩容,想与华为合作的厂家很多,但华为精力有限,暂时只能合作四家,打造四个智能汽车品牌的样板。

有消息称,“尚界”的车型售价17万至25万元左右,首款车型将基于上汽旗下子品牌飞凡汽车的原有产品开发,华为将运用其产品与营销经验,重新打磨产品。这意味着,鸿蒙智行将首次进入20万元以下的市场区间,而这与华为此前对于品牌价格的说法相悖。

在2024年中国蓝皮书论坛上,当被问及鸿蒙智行是否会推出20万元以下车型时,余承东表示,要等到将来具备成本能力的时候再做。“现在要是做就亏死了,因为现在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他说。

尽管“尚界”品牌的诞生与20万元以下的价格都不符合华为此前的表态,但在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看来,如果考虑到智能驾驶汽车市场的整体竞争态势,那么华为做出这两方面的改变是符合逻辑的。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霸主,特斯拉正在推动智驾车型的全面普及。华尔街近期预计,特斯拉全新车型ModelQ将在今年六月底上市,配备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系统的最新版本——代号V13,起售价折合人民币在14万元左右。

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并宣布全系车型将标配智能驾驶技术,覆盖7万至20万元级市场。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高调宣布:“比亚迪‘天神之眼’,开创全民智驾的时代”。

陈佳告诉经济观察报,若ModelQ如外界预期般上市,那智驾汽车市场毫无疑问将成为一片红海,目前比亚迪在智驾普及方面的一系列动作,均可以看成是对特拉斯即将开打价格牌的一种针对性策略,而华为同样需要联合车企进一步下沉市场,把自家智驾车型价格下探到的10万元级的区间,“尚界”可能就将承担这样的任务。

从差异化竞争的角度来看,鸿蒙智行体系内20万元以下的价位区间还是空白,同时20万元以上的价位区间日渐拥挤,其中智界品牌的入门产品智界S7售价22.98万元起,问界品牌入门产品问界M5售价24.98万元起,而享界品牌和尊界品牌产品的起售价更高。在这种情况下,有观点认为,鸿蒙智行新品牌进军20万元以下市场具备合理性。

fund

经济观察报

2025-02-15

经济观察报

2025-02-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