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2 21:24:21
(原标题:174个药品中选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独家品种“自降身价”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林昀肖 北京报道 近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中选结果。
此次中成药集采由湖北省牵头,共涉及20个产品组、95个产品,最终共有174个药品中选。相比2024年12月30日公布的拟中选结果,仅有石药银湖制药的红花注射液未进入最终的中选名单。风云药谈创始人张廷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拟中选药品最终未出现在中选名单中,可能存在价格降幅、成本、模式等方面的原因。
据介绍,正式结果公布后,还将进行组织联盟地区落实约定采购量、签订购销合同等工作。集采中选结果预计于2025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落地执行。
在近期公布相关结果的中成药集采中,独家中成药品种的中选情况、降价情况受到行业关注。湖北省医保局方面曾指出,独家产品多、集中度高、集采议价难是中成药集采的主要难点之一。
医药行业资深营销专家李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独家品种的中选情况主要由市场特点决定,存在价格、整体销量、疗效方面的原因。
在当前中成药集采趋势下,李众认为,对中成药独家品种企业而言,要做好产品的定位和梳理,选择好不同市场,进行全渠道营销,而不是只瞄准公立医院渠道;同时,要在中成药创新上下功夫,而不能只守着原来的价格体系,可以在剂型等方面进行开发,也要进行大量真实案例研究。
根据本次集采中选结果,在涉及的20个产品组、95个产品中,共有174个药品中选。相比于拟中选结果,仅有1个药品未进入最终的中选名单,即石药银湖制药的红花注射液。
此前,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中显示,石药银湖制药的每支装5ml玻璃安瓿的红花注射液直接拟中选,每支拟中选价格为12.57元,但该药品并未出现在最终中选名单中。
对于拟中选药品最终落选的原因,李众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首先,近期国家医保局加强了质量管理,对集采药品质量问题十分关注,故药品质量复查可能存在问题;其次,企业产品价格降幅或没有达到标准;第三,集采覆盖或没有达到企业标准;最后,企业可能会根据现有的产能和市场进行选择,从而调整市场策略,主要布局第三终端市场。
近几年,湖北省持续推进中成药联盟采购工作。2021年、2023年,湖北牵头的两批中成药集采,产品中选率分别为62%、71.6%,中选价格平均降幅分别为42.27%、49.36%,以口服中成药为主。参与省份逐渐扩大的同时,三批中成药集采涉及品种也越来越多。从第一批到第三批,涉及品种从17个产品组、76个药品,到16个产品组、42个药品,再到20个产品组、95个药品。
此次全国联采涉及第一批中成药集采的接续和全国扩围,以及第三批中成药集采纳入的新品种,两个批次涉及超300亿元的中成药销售市场。在2024年12月30日召开现场报价信息公开大会中,共有387家企业、510个代表品参与现场竞争,297家企业、373个代表品中选,中选率达75%。
在产品价格降幅方面,本次集采平均降幅68%,最高降幅超过95%。据风云药谈统计,A组产品中,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最高降幅达到96%,远超首批的最高降幅72%和第二批的最高降幅68%。在此次集采中,A组降幅排名前30药品降幅均值达76%,而前两批集采该均值分别为52%和48%。
从价格降幅较大的品种来看,清开灵注射液品类最为明显,山西太行药业清开灵注射液降幅达96%,该品类次低价降幅也达93%。除清开灵注射液外,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的双黄连注射剂降幅也超过90%。此外,地榆升白、生脉、益气复脉、丹参、保妇康等品类中也有产品降幅达80%以上。
张廷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此次中成药集采整体价格降幅远超前两批,一些中药注射液产品降幅巨大。
在近期中成药集采中,独家中成药品种能否入选接受降价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在本次中成药集采的95个产品中,独家品种有38个,其中超半数所处的分组竞争较为激烈。据湖北省医保局此前发布的信息,共有12个独家品种或由于未进行审核,最终未出现在公布的产品信息表中。
在整体降幅扩大的情况下,此次集采中独家品种降幅较为温和,如首年采购需求量排名第一的血脂康、脂必泰、脂必妥组别中,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血脂康胶囊(每粒装0.3g)拟中选价格为41.74元,降幅约在34%。血脂康胶囊仅北大维信生物科技一家拥有批文,而该采购组中标价最高降幅则达到73.4%。
此前,湖北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也提到,中成药独家产品多、集中度高,集采议价难。全国省级平台采购排名前50的中成药品种中,独家品种就占了34个。独家产品多、集中度高导致中成药集采产品替代性弱,企业降价动力不足,集采议价难。
对于上述难点,湖北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合并集采解决独家难点,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2号)文件为政策支撑,将对同方同名、同方异名和异方异名中成药及相关药品,基于临床可替代性进行合并集采,解决独家品种过多且不利于竞价的难点。
在本次中成药集采中选结果公布前几天的2月6日,安徽省2024年度中成药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其中有5个独家品种流标。
对于中成药集采中独家品种流标的现象,李众分析认为,首先受价格因素影响,原有独家产品价格优势较为明显,如中标后可能会打乱全国市场的价格;其次受整体销量的影响,若地方市场销量不够大,可能会对全国市场造成冲击;此外,在疗效方面,独家产品在进入普通组后,会与大量非独家产品进行竞争,疗效优势可能不太明显。
医药行业数据分析师刘璟鑫指出,独家中成药价格优势将逐渐瓦解,在中成药集采合并分组的策略之下,独家中成药的竞争格局、价格体系已经有明显松动,从中选结果来看,面临激烈竞争的独家品种频频出现80%以上的降幅,而竞争格局和缓的品种降幅在20%~30%。
在当前中成药集采趋势下,中成药独家品种如何应对集采?李众认为,首先在差异化方面,通过创新研发,开发软胶囊、口服液等新剂型,并扩大适应症,巩固独家产品的定位;同时,要做好渠道管理,包括零售渠道、电商渠道和整体医药渠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2
智通财经
2025-02-12
智通财经
2025-02-12
智通财经
2025-02-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