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1 15:06:06
(原标题:专访CPE源峰董事总经理胡腾鹤:农文旅投资需要耐心资本,县域竞争力不输一线城市)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张梦琦 广州报道
日前,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兴产业、强县域、促协调,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县域农文旅融合发展展开专题研讨,“未来广东旅游最大的潜力在乡镇”已成为共识。
广东开平市赤坎古镇拥有600多座骑楼,是全国规模最大、界面最连续、保存最完整的侨乡骑楼建筑群,在2014年,赤坎古镇引入CPE源峰,经过近十年的整治与开发后,已变身为华侨主题的古镇旅游度假区,为古镇类文旅项目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破题开新。2024年1至11月,该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约368万人次,同比增长42.08%,实现旅游收入22.54亿元,同比增长51.36%。
“游客花1元旅游,就能带动约7元的经济增长。”CPE源峰董事总经理胡腾鹤在会后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文旅产业拉动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明显,带动比例可达1:7。活水引进之下,广东县域的“农文旅流量”正转化为“经济增量”。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明确提出,培育壮大乡村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提升乡村旅游质量效益,加快数字赋能乡村文化产业。
胡腾鹤认为,广东旅游资源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庞大的常住人口基数也能在淡季补充本地消费。凭借特色文化资源,县域农文旅产业正在多方合力下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投资吸引力并不输大城市。碍于部分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资源开发不到位、运营模式不成熟的情况,县域的农文旅投资项目仍然属于长线投资,需要更多的耐心资本。长远来看,这一投资热度将保持增长态势。
南方财经:在赤坎古镇项目中,CPE源峰如何统筹布局、高效推进落地?
胡腾鹤:在赤坎古镇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优先、产业赋能、共建共享”的原则,确保项目高质量落地。在规划阶段,联合文物保护专家制定《赤坎旧镇近代建筑群保护规划》,设立核心保护区和建筑控制区,系统修缮20多万平方米历史建筑,同时拆除11万平方米不协调建筑,确保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在建设阶段,优化基础设施,升级水电、交通、排污系统,修复107棵百年古树,并通过乡村振兴模式,鼓励原住民回迁就业创业,促进经济共生。
在运营阶段,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策划侨乡文化展览、非遗展演、粤剧巡演等特色活动,同时引入高端品牌、文创商家、OTA渠道,推动古镇业态升级。通过“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创新推出“数字碉楼”体验,结合AR/VR技术增强游客互动性,实现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使赤坎古镇成为华侨文化体验的标杆目的地。
南方财经:在推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方面,该项目起到了什么作用?
胡腾鹤:赤坎古镇项目启动前,旧骑楼因年久失修,出现自然灭失、屋顶坍塌、倾斜、屋面瓦面剥落等大面积的损坏现象,大部分已不具备居住条件。在开发过程中,项目方充分汲取原住民诉求、提升原住民居住条件、保障原住民可持续发展效益,重视反哺乡村、增进民生福祉。
此外,赤坎古镇支持景区返聘,在试运营期间已招聘入职827人,其中开平户籍454人,赤坎户籍119人,预期提供直接就业岗位约3000个,间接就业岗位超3万个,有效带动本地居民就业。整体上,赤坎古镇项目还带动了“开平不夜城”等周边30多个项目。另外,征拆补偿资金给3000多户居民带来了创业的启动资金,形成大众创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024年1至11月,该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约368万人次,同比增长42.08%,实现旅游收入22.54亿元,同比增长51.36%。
2024年8月,广东“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将江门开平市—台山市纳入全域打造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与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共同成为第一梯队的两个试点。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工作安排中指出,支持江门开平碉楼—赤坎古镇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这些项目的成功运行创造了可持续的经济模式,文旅产业拉动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明显。
南方财经:和城市相比,县域旅游投资吸引力如何?
胡腾鹤:城市主要满足商务需求,而县域旅游则更适合“微度假”。游客希望在距离城市1到2小时车程的地方进行短途休憩,享受与城市不同的氛围与环境。即使配套设置没那么完善,但县域的投资吸引力并不输于城市,甚至在度假方面强于很多一线城市。以赤坎古镇项目为例,在城市化进程中,赤坎古镇保留了20多万平米的百年骑楼和碉楼,游客来到这里仿佛穿越回民国时期,看到了1924年的基督教堂,1916年的天主教堂和图书馆和祠堂等。此外,在南昆山的客家村落、连州地下河的瑶族文化以及梅州古驿道的历史遗迹,成功打造出一系列生机勃勃的旅游项目,独特的文化资源让县域文旅产业打出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需要看到的是,政府对农文旅项目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也非常重要。江门开平政府秉承“开放创新”的心态允许CPE源峰控股,CPE也欢迎政府以优先股方式参与投资,并共同引进银行及其他投资方。因此,赤坎项目既有股东的资本金和夹层贷款,又有农行牵头的40亿银团贷款,还有政府的优先股和管理团队的投资。实现了“股东+夹层+银行+政府+管理团队”5个渠道、8个资金提供方,形成多方利益共同体。
南方财经:当前广东农文旅投资有何特点?
胡腾鹤:相较于传统商业项目,农文旅项目通常具有比较长的运作周期。一般来说先要有3~5年的培育期,投入市场之后还需要2~3年的建设期,投入回报周期较长,需要更多的耐心资本。
目前,广东在大型农文旅项目的投资和发展上已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既有一些大型的“月亮型”项目,周边也存在一些“星星型”的项目。赤坎古镇项目总投资超过60亿元,是典型的“超级月亮”型项目,带动了周边开平不夜城、塘口文化基地等30多个相关项目的建设。这些项目的形成不仅提升了地区的旅游吸引力,还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运营管理是农文旅项目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游客体验至上、文化传承与创新、市场敏锐度与灵活性是良好运营管理的核心要素。不同于以往的观光型旅游,现在的投资重点更多转向深度游和长期居住,游客希望在一个区域内充分体验本地文化与生活方式。因此,当前项目的核心策略是发展“一站式旅游服务”模式,将周边地区的独特资源和文化特征成套展示出来。
南方财经:近几年广东农文旅投资走势如何?您预测未来会如何变化?
胡腾鹤:广东除珠三角冲积平原外,大都是山地丘陵。受地理条件限制,农业难以大规模横向扩张。因此,更适合通过“农业+”模式,推动产业纵向升级。“农业+文旅”因转型难度较低、市场适应性强,同时契合当前消费市场趋势,已成为广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实际上,在全国范围内,文旅投资在过去10年都是比较火热的,广东省近5年加快了这一领域的布局。政府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2024年广东召开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研究部署广东旅游工作,并在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文旅投资“三个一百”计划,即推进100项在建重大项目、100项重点招商项目,并由省级财政在五年内统筹投入100亿元支持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产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涵盖了文化、农业、康养、工业、赛事、演艺等多个领域,整体上,广东县域农文旅产业蕴含着相当的投资潜力。一方面,广东常住人口基数庞大,即便在淡季,也能凭借本地消费的补充,保持旅游市场的活力。另一方面,区域内既有广州、深圳等国际化大都市,又有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四五线旅游城市,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综合来看,广东县域完全具备成为顶级的度假目的地的潜力。我认为在未来几年这一领域的投资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智通财经
2025-02-11
智通财经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