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

智驾市场(传感器)知多少:相关硬件成本下降,10-20万车型成激光雷达重要市场

来源:盖世汽车

2025-02-07 13:38:00

(原标题:智驾市场(传感器)知多少:相关硬件成本下降,10-20万车型成激光雷达重要市场)

当前,智能驾驶传感器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据盖世汽车研究院乘用车智能驾驶配置数据分析,2024年1-11月期间,激光雷达的搭载量达到131.4万颗,同比增长高达191.5%,成为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导航辅助驾驶(NOA)功能的普及和硬件成本的显著下降。

多传感器融合已成为智能驾驶系统的主流趋势。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的加速,各类传感器在智能驾驶系统中的协同应用日益普遍。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不同传感器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显著提升了车辆的感知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例如,激光雷达的高精度和强抗干扰能力与摄像头的高分辨率成像能力相结合,为自动驾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持。

在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摄像头市场呈现出高像素化和国产化趋势。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前视摄像头的标配搭载量达到1478.6万颗,同比增长20.4%;环视摄像头的搭载量同比增长35.8%。国产化进程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推动了市场整体发展,使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驾驶安全提升。

相比之下,4D毫米波雷达的发展相对缓慢,但其在特定环境下的探测能力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未来,随着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不断进步,4D毫米波雷达有望在智能驾驶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4年1-11月,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摄像头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搭载总量达到6541.2万颗,同比增长38.1%。这一显著增长反映了智能驾驶技术和全景影像功能在汽车行业中的快速普及,以及市场对ADAS摄像头需求的持续上升。

随着智能驾驶功能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单车搭载的ADAS摄像头数量显著增加。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乘用车市场平均单车搭载量达到3.2颗,较往年有明显提升。这一趋势表明,汽车制造商正在通过增加摄像头数量来增强车辆的环境感知能力,以满足更高阶的自动驾驶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车型在ADAS摄像头配置方面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1-11月,新能源车型的单车搭载量达到4.4颗,远超市场平均水平。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新能源车型在智能驾驶技术应用上的领先地位,也预示着未来新能源车对ADAS摄像头的高需求将持续增长。

在技术方案方面,ADAS摄像头市场仍以5V和1V电压方案为主导。数据显示,5V摄像头方案占比41.3%,1V摄像头方案占比25.9%,两者合计占据市场近70%的份额。尽管市场上存在多种电压方案,但5V和1V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性能,依然是主流选择,并将在短期内继续保持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ADAS摄像头市场在2024年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单车搭载量显著提升,尤其是新能源车型的配置更为领先。未来,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ADAS摄像头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同时,5V和1V电压方案的主流地位也将继续巩固,为市场提供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持。

2024年毫米波雷达市场呈现显著结构化增长特征,全年搭载量突破2300万颗关口,相较于2023年全年搭载的1970.9万颗,已提升了近18%。其中,角毫米波雷达的增幅最为显著,同比增长32.8%,在实现盲区监测系统(BSD)和倒车侧向警告系统(RCTA)等安全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提升了用户的驾驶体验。市场趋势显示,尽管20万元以下的汽车区间渗透率较低,但其增长率最高,预示着这一区间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增长点。

从技术配置结构看,2024年1-11月,角毫米波雷达(1386.4万颗)凭借其空间感知优势,成为L2级智能驾驶标配方案,前向毫米波雷达(934.3万颗)与后向毫米波雷达(5.9万颗)则构建起多维感知矩阵,支撑AEB(自动紧急制动)、ACC(自适应巡航)等核心功能落地。

从价格区间差异化发展特征来看:

基础市场(<20万元)

2024年1-11月毫米波雷达实现980.2万颗搭载量,同比增长25.4%,增速幅度较大。前向毫米波雷达的渗透率为29.9%,角毫米波雷达的渗透率为2%。随着本土供应商量产能力突破,该区间正成为智能化下沉的主战场。

主流市场(20-40万元)

2024年1-11月毫米波雷达的20-30万元区间实现搭载量643.3万颗,同比上升16.5%,渗透率71.9%;30-40万元区间360.8万颗,同比上升10.1%,渗透率64.3%,该层级车型正经历从单一雷达配置向4D成像雷达升级的技术迭代。

高端市场(>40万元)

2024年1-11月毫米波雷达的60万元以上以99.2%的渗透率保持技术先导地位,50-60万元区间达98.9%渗透率,40-50万元区间渗透率达95.1%。高价车型普遍搭载5-6颗毫米波雷达,且向77GHz高频段、4D点云成像等先进方案演进,系统响应时延优化至50ms级。

随着本土供应链能力提升和成本结构优化,毫米波雷达市场将呈现"高端引领、中端普及、低端下沉"的立体化发展格局,为智能驾驶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1-11月激光雷达搭载总数达到131.4万颗,标配搭载车型数量也增加至74个。这一显著增长表明,激光雷达技术在汽车智能化驾驶中的应用正快速普及,市场接受度和需求均在持续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首次出现了5个20万元以下车型搭载激光雷达的情况。这一变化预示着激光雷达技术将进一步走进大众市场,不再是中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随着硬件成本的继续降低以及智能驾驶功能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10-20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将成为2025年激光雷达竞争的重要市场。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激光雷达车型的域控算力占比情况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布特点。其中,100TOPS以下算力占比5.70%,100TOPS-200TOPS算力占比31.89%,200-400TOPS算力占比11.67%,400TOPS以上算力占比50.74%。这表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激光雷达车型配备的域控算力集中在100-200TOPS与400TOPS以上范围内,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会有更多的车型配备更高的域控算力。

以上数据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智能驾驶配置数据库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报名免费获取配置数据样本

询价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