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警惕流感季:知名艺人因流感引发肺炎离世,如何做好防治措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03 15:25:34

(原标题:警惕流感季:知名艺人因流感引发肺炎离世,如何做好防治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佳英 广州报道

春节期间,中国台湾知名艺人徐熙媛(大S)不幸离世,享年48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流感每年影响约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导致多达500万例严重病例和65万例死亡。这一数据得到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进一步支持,2019年前5个月,流感上报发病病例已达177万,超过了过去四年的流感上报人数总和。一时之间,如何加强预防与规范抗病毒治疗的话题不断引发关注。

此次,小S(徐熙娣)的经纪人向媒体证实,中国台湾知名女演员大S(徐熙媛)在日本旅游期间因患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离世。而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自去年12月下旬流感患者人数创下新高之后,一些医院和药店受部分医疗机构过度囤购药品造成库存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日前出现流感药品短缺的情况。

另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月31日公布的数据,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据推算已达到约952.3万人。

有华东地区临床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流感的传染性较强,特别是在流感流行期间,高危人群可能会受到感染。“尽管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但一旦感染流感,他们容易病情加重。”

流感绝非轻微疾病,它有可能致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控呢?

流感需及时治疗

秋冬季向来是流感肆虐的季节,根据江苏省疾控中心监测,相较于2023年,2024年的流感流行季节稍有延迟。目前,尽管病例数和阳性率相较于2023年同期有所降低,但上升的趋势和幅度却与那一年颇为相似。

相较于普通感冒,甲流表现出更明显的全身症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诊疗中心主任彭劼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流感能够引发全身多个系统的严重损害,症状包括全身乏力、肌肉酸痛以及头痛等诸多不适。

根据临床数据,流感的并发症包括细菌性肺炎、心肌炎、脑炎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在流感起病后2—4天或流感恢复期出现,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流感每年导致的超额死亡案例平均达到9.2万,而重症流感在高龄人群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病死率可能高达10%。相比之下,普通感冒通常不会导致死亡。

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不仅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还能显著缩短病程,减少病毒持续时间,并有效预防重症和并发症的出现。但是不建议自己使用处方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丽萍也曾公开指出,流感一般1到2周可以自愈,但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和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

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都是治疗流感的关键药物,但它们作用于病毒生命周期的阶段不同。玛巴洛沙韦因其独特的抗病毒机制,能够更早地抑制病毒复制,从而展现出更强的抗病毒能力。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师吴丽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奥司他韦是经典的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活性,切断被感染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的链接,进而阻止了病毒的复制。玛巴洛沙韦是一种新型的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聚合酶酸性(PA)蛋白的核酸内切酶活性,直接阻止了流感病毒复制,对一些耐药的病毒株可能有效。

奥司他韦上市时间长,在各个人群中有更多地给药经验,相对于玛巴洛沙韦,奥司他韦可用于更低龄的儿童(1-5岁儿童),在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中有相关的安全性使用数据。

抗流感病毒药物是处方药,若疑似罹患流感,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严格遵照医嘱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王丽萍强调,孕妇、儿童、老年人及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作为流感的高危群体,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故建议此类人群一旦发现症状,迅速就医。 

此外,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作为人工合成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有效遏制流感病毒的复制,但长期应用可能导致病毒对该类药物产生耐药性。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于2025年1月联合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以下简称“新版方案”),对比《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新版方案纳入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两种抗流感病毒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则因耐药性问题被剔除,同时新版方案明确指出,不建议联合应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

目前,在研的抗流感药物也有新动态传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团队近日在感染病领域顶刊上发表了一项关于国产抗新冠病毒药物VV116的研究。张文宏曾对外表示,随着多个国产抗流感创新药迎来新进展,如南新制药的帕拉米韦吸入溶液和健康元的玛帕西沙韦,预计到2025年中,我们有望用上这些国产原研的抗流感新药。

值得注意的是,不规范用药是导致流感药物耐药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特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务必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使用药物,严格遵守治疗要求,切勿自行盲目用药或随意停药。

如何进行有效预防?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仅有奥司他韦批准了可用于预防流感,而玛巴洛沙韦(速福达)无此适应证。

若要预防性用药,刘思齐提醒,老人、儿童、有基础心身疾病的患者、长期在养老院居住者、肥胖者及孕妇等高危人群可预防性用药,而大多数人无需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用药的剂量与治疗剂量不同,以奥司他韦为例,一般成人预防剂量为75毫克,每日一次,持续3至5天。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流感每年在全球可导致300万至500万重症病例,以及29万至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

王丽萍建议,所有6月龄以上的人群,没有疫苗接种禁忌(主要是指对疫苗所含成分没有过敏的情形),建议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

卢洪洲则表示,根据研究,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感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有效率在不同年龄组中平均为76.53%。尽管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研究显示,在2022-2023年流感季节,流感疫苗在预防儿童和青少年急诊和住院方面的有效性不到50%,但美国疾控中心官员们表示,流感疫苗的有效率为40%~60%,并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结果。此外,流感疫苗对一般人群确诊流感的VE为40%,对住院流感和肺炎的VE为69%。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建议,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孕妇、6至59月龄的儿童等都属于建议优先接种人群。

“对于还没有接种流感疫苗的人员,现在依然可以接种,因为流感疫苗在整个流感流行季都具有保护作用,只要是处于流感病毒活跃、容易感染的时期,接种疫苗都能得到保护,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同时也能够减轻感染发病后症状的严重程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王丽萍说。

在疫苗接种适用年龄方面,2024年9月,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三价流感疫苗接种对象增加6至35月龄人群,在国内实现6月龄及以上人群接种剂型统一。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流感疫苗接种年龄范围扩展至6至35月龄是一个趋势,有助于进一步保护免疫力较弱的人群。

若疫苗分设儿童与成人剂型,可能会出现特定剂型供需不匹配的情况,影响接种效率与资源利用率。

“单一剂型的策略不仅简化了管理流程,还彰显了其科学性,并与国际趋势接轨,例如,美国等国家已逐步取消了流感疫苗的儿童与成人剂型区分。”原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主管医师陶黎纳此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接种疫苗的免疫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以及WHO在《流感疫苗立场文件(2022)》中的建议,专家推荐所有愿意接种且无禁忌的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医务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儿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预防流感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日常防护。“如果出现呼吸道症状,怀疑自己或家人可能出现感染时,首先应该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此外,需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卢洪洲进一步指出。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0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