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岁末年初中国太平“将帅”落定,12年来总经理首次由内部提报

来源:全球财说

2025-01-10 22:31:32

(原标题:岁末年初中国太平“将帅”落定,12年来总经理首次由内部提报)

1个月不到,四大副部级央企之一中国太平(00966. HK)继董事长调整后,又传出总经理职务变动的消息。

 

长期以来,太平业务条线虽多,但除了太平人寿支撑业绩外,其他条线味同鸡肋,经营缺乏亮点。不过,作为顶梁柱的太平人寿也并非一帆风顺,一派繁荣表象下多项关键指标存隐忧。

 

 

不到1个月,2场人事变动

 

近日有消息称,1月4日太平召开干部会议,宣布由副总经理李可东拟接任总经理一职。成为中国太平升为副部级中管金融企业之后,首位由中国太平内部提拔的总经理。

 

此前,李可东可谓太平第一副总经理,身兼数职。2019年进入太平。现任太平集团、太平集团(香港)、太平控股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任太平资本董事长、太平产业董事长、太平金控董事长。

 

李可东并非金融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攻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系航空发动机专业。曾任民航总局办公厅局长办公室主任。从一名工程师到金融尖子生,李可东完成职业跨界挑战。

 

进入太平之前,最为人熟知的是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一段任职经历,曾跨多部门任职。历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业务总监,客户管理和市场开发部总经理,产品管理部总经理,项目险管理部/国家项目事业部总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上海和广东分公司总经理。

 

李可东的升迁源于前段时间董事长王思东到龄退休产生的连锁反应。2024年12月18日,太平宣告王思东因年龄原因辞去董事长、执行董事职务,由尹兆君接棒担任公司新任董事长。

 

王思东退休年龄63岁,此前曾在国家部委工作17年之久,后供职于中国人寿系统。曾任中国人寿副总裁,国寿投资控股董事长等职。

 

尹兆君擢升董事长时年龄与王思东一致,同为59岁。最初在银行系统任职。曾任交通银行山西省和河北省分行行长、北京市分行行长等。后跨界保险,任中国人寿副总裁,兼任广发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国寿投资控股董事长等职。

 

王思东和尹兆君保险从业经历极为相似。均在中国人寿副总裁岗位任职,后空降到太平任总经理并升任董事长。两人曾搭档4年之久。

 

而尹兆君和李可东同样搭档4年之久,两人皆为内部晋升。即使岗位变动也能快速熟悉公司内部情况,维持稳健运营。最大弊端可能是难以跳出常规思维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或是任职资格尚需时间审批,目前公司集团领导界面还未更新。

 

值得注意的是,继中国太平原董事长王滨被查后,反腐余震还在持续。2024年多位“太平系”高管被监管调查。

 

1月,中国太平集团原副总经理肖星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7月肖星受贿案一审开庭,当庭表示认罪悔罪,等择期宣判。

 

同月,太平人寿深圳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杜晋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太平财险原战略客户部兼银保渠道部助理总经理王雷,太平财险深圳分公司红岭支公司原经理崔宏伟接受调查。

 

2月,太平人寿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可因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经查,张可把下属及其单位当作“提款机”;不正确履行职责;大搞权钱交易,甘于甚至主动寻求被“围猎”,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业务承揽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已被开除党籍。

 

7月,太平人寿副总经理兼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倪波任上被查。

 

 

辉煌不在,中国太平稍显暗淡

 

中国太平作为总资产万亿级的“金融央企”家大业大,其业务范围涵盖寿险、财险、养老保险、再保险、资管、证券经纪等领域。

 

2012年中国太平荣升为副部级央企后,在原董事长王滨带领下,迎来迅猛发展的3年。总保费由2011年百亿港元,一路飙升,到2014年跨越千亿港元门槛。同期净利翻倍增长,到2014年突破40亿港元。然“大跃进”模式下,给太平资产质量埋下隐患。其后太平在罗熹、王思东掌舵下,不断计提减值损失。据统计,到2024年中,公司已累计计提资产减值超310亿元。

 

当前保险低迷大环境下,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太平,业绩表现较此前稍显暗淡。

 

2017-2019年间,中国太平总保费及保单费收入、股东应占溢利净额增速大致维持两位数增长。2020年末迎来王思东和尹兆君搭档,此后公司业绩进入震荡区间。2020-2022年总保费及保单费收入增幅分别为4.7%、12.4%、0.9%;期间股东应占溢利净额增幅分别为-27.3%、14.7%、-62.8%。

 

2023年,由于执行新会计准则,股东应占溢利净额同比骤增44.1%。值得注意的是,经调整后2022年的股东应占溢利净额由27.97亿港元攀升至42.97亿港元。可见,会计准则切换对其盈利有较大影响。

 

太平旗下境内主营保险公司有5家,太平人寿、太平财险、太平科技、太平养老、太平再保险,各家经营也大不相同。

 

太平人寿是集团业务顶梁柱,向来对集团保费、净利贡献度颇高。太平财险地位虽仅次于前者,但盈利能力远不如太平人寿,波动性大。太平养老和太平再保险两家公司则是盈利能力较低。而作为全国首家专业科技保险公司,太平科技虽成立6年仍亏损。2024上半年还经历了创始股东退出。

 

 

太平人寿关键指标显隐忧

 

分业务板块看,长期以来人寿保险一直是中国太平业务支柱,尤以太平人寿为首。

 

2024年前三季度,太平人寿营收、净利双增。营收855.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21%;净利润112.47亿元,同比增长5.09%。

 

不过,太平人寿一派繁荣下,暗里多个关键经营指标显隐忧。

 

业务结构方面,2024上半年,太平人寿贡献原保费1201.86亿港元。个人和银行渠道原保费同比增长5.21%和3.46%。但团体渠道原保费呈两位数下滑。险种上,加大传统寿险销售,减少年金和分红保险销售。2024上半年传统寿险原保费同比增长32.64%,年金保险和分红保险原保费分别同比下滑25.45%和11.07%。

 

寿险核心指标新业务价值方面,2020-2023年,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波动明显,分别为73.93亿元、74.44亿元、66.62亿元、85.15亿元。期间,新业务价值率分别为24.6%、24.1%、18.7%。19.9%,大体呈下滑趋势。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时公司新业务价值曾高达116亿元,新业务价值率36%。

 

虽然2024上半年新业务价值有所回升,同比增长83.6%达66.94亿元。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12.4个百分点达24.6%。然2024年要想追赶2018年高水平,还需经历市场考验。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保险服务收入394.19亿元,同比增长6.38%,较为喜人。但仍要警惕市场份额下降问题。并非空穴来风,

 

2021-2023年,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486.95亿元、1540.02亿元、1688.56亿元。期间市场份额分别为4.76%、4.80%、4.77%。2024上半年,太平人寿在原保费1201.86亿港元,同比增长4.3%势头下,市场份额较2023年末下滑了0.6个百分点,降至4.2%。市场份额下降,或许提醒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要时刻关注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和服务模式,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此外,公司机构数量在减少。2024上半年太平人寿支公司及市场推广中心数量减少22个。机构缩减同时还要注意太平人寿客户数量也在减少。其中,2024上半年个人客户数量较2023年末减少46.48万人,公司客户减少4个。

 

机构裁撤和代理人变动密切相关。截至2024上半年末,公司个人代理数量较2023年末减少7121人。事实上,近些年代理人数量下降直接影响了代理渠道业绩表现。公司年度个人代理渠道贡献原保险保费收入占比下滑,2021-2023占比分别为70.47%、68.14%、66.84%。

 

投资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太平人寿累计投资收益率2.36%,低于公司近3年平均投资收益率3.33%水平;累计综合投资收益率7.28%。行业对比看,人身险公司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3.04%,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7.30%。可见,太平人寿资金运用水平低于行业。

 

 

太平财险盈利不稳,行业地位存下滑风险

 

中国太平全业务平台中,财险业务仅次于寿险,尤以子公司太平财险为首。

 

整体看,近年来太平财险营业收入虽保持增长,但净利水平波动明显。2019-2023年,营收分别为233.18亿元、242.15亿元、269.54亿元、275.11亿元、296.06亿元。期间净利分别为4.73亿元、0.10亿元、-3.18亿元、2.39亿元、0.80亿元。

 

近年来,太平财险虽市场地位保持行业前列,但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2021-2023年,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1%、1.90%、1.89%。

 

且纵观整个财险行业,近5年市场竞争格局悄然生变。财险老三家三甲地位稳固,国寿财险保费收入于2023年迈上千亿台阶。值得注意的是,实力相近的几家险企正在暗中角逐。阳光紧咬大地,太平财险被众安保险反超的危机感还在持续。

 

近5年,众安保险保费增速大致维持两位数增长,反观太平财险各年表现参差不齐,增速明显低于前者,甚至有过波动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太平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43.59亿元,同期众安保险为254.96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太平财险营收、净利双增长。累计营收237.33亿元,同比增长16.51%;其中,累计保险服务收入228.68亿元。累计净利5.34亿元,较2023年同期0.21亿元,有大幅提升。

 

从险种结构看,车险是公司主要险种。2024前三季度,签单保费243.59亿元。其中,车险签单保费占比近6成。此外,代理渠道是公司主要销售渠道,报告期该渠道签单保费占比64.02%。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财险综合成本率长期居高不下。2024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成本率99.61%。其中,综合费用率30.68%,综合赔付率68.93%。事实上,近年公司综合成本率过高成了一块心病,始终距离盈亏线一步之遥。2021-2023年,公司综合成本率分别为105.98%、99.49%、99.85%。如何改善综合成本率,提高承保盈利是一项长期工作。

 

投资端方面,公司投资资产规模逐年上升,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投资资产规模为335.62亿元。主要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占比近6成。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投资资产已发生违约,2023年末公司不良投资资产规模2.04亿元,并计提减值准备0.69亿元。

 

受利率下行及权益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财务和综合投资收益率水平呈分化态势。2024年前三季度,太平财险累计投资收益率为-0.03%,累计综合投资收益率4.43%。纵向来看,未及公司近3年平均投资收益率3.69%水平。置于行业来看,较财险行业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3.14%和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47%,相差甚远。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财说网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1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1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