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小米Q3多项业绩创新高 这项铁律立功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0-11-25 10:47:00

(原标题:小米Q3多项业绩创新高 这项铁律立功了!)

11月24日,小米发布了2020年Q3财报,报告期内,小米的营收及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收入同比增长34.5%至72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8.9%至41亿元,均创下了单季历史新高。

“技术为本”是小米发展的三大铁律之一,而这份亮眼的三季报背后,也同样是小米技术立业的集中体现。

报告期内,小米智能手机收入为476亿元,同比增长47.5%;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660万部,同比增长45.3%。据Canalys的数据,小米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在三季度重回全球第三,其中,依靠核心技术突破推出的小米10系列、小米10至尊纪念版等旗舰手机的成功是重要推动因素。据悉,小米高端旗舰手机的销量目前已经超过800万台,欧洲发达国家市场的份额也不断提升。

此外,在AIoT领域,小米借助技术突破也打造了全球先进的消费级物联网平台。包括能大幅强化手机对其他智能硬件指挥能力的UWB技术在内,一系列增强物联网内部交互水平、统筹智能硬件平台终端、增强人工智能智慧程度的技术出炉,都增强了小米智能硬件矩阵的吸引力,并引领了行业发展趋势。

2020年,小米承诺全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小米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日前表示,小米时隔6年重返世界第三,是小米6年来积极补课、夯实基础的成果,也是对小米技术实力的认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小米凭借创新的商业模式颠覆了行业,面向未来,小米准备凭借创新的核心科技,在规模更大的全球智能超级互联网风口下再次起飞。所以,如雷军所说,“死磕硬核科技,将是小米发展之路的必修课”。

01

技术助力小米手机重返世界前三

2019年以来,小米在5G、手机形态探索、影像技术、充电技术等方面实现一系列技术突破。这些突破都加强了小米的市场竞争力,并帮助其获取了大量增量用户。

比如在5G方面,小米9 Pro 5G成为了国内5G市场敲门砖;而K30 Pro则依靠极致的定价策略率先将5G手机带入大众市场,1999元起的售价,比当时最便宜的5G手机便宜40%,正式开启了大众5G消费时代。

在影像方面,小米手机团队围绕用户体验提升明显的屏幕、相机、快充技术等方面重点投入突破。2016年4月,小米手机业务成立核心器件部,下设相机组;2018年5月,小米单独成立一级部门相机部。该部门成立2年以来,工程师从122人增至850人,人数增加了六倍,其中包括近40位影像行业顶尖泰斗的加盟。

在这个过程中,2019年小米CC9 Pro因其一亿像素拍照技术,依靠121分的综合得分获得当时的DxOMark榜首,使小米手机影像进入世界顶尖水平。此后,小米成为DxOMark榜单常客。2020年,小米10pro 、小米10至尊纪念版以124分、130分的综合得分,连续登榜。

手机行业发展至今,影像竞争将变得更加复杂激烈,而小米已经开始进行前瞻性布局。2020年8月,小米发布屏下相机技术;11月的开发者大会,小米又公开自主开发的全新伸缩式镜头技术

其中,屏下相机作为手机前置摄像头的理想替代方案,已成为头部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目前,小米发布的屏下相机技术已经迭代到第三代,通过解决前两代屏下相机技术的痛点,小米第三大屏下相机技术可让所有物理像素100% 点亮,屏幕效果趋近完美。而小米也明确承诺,2021年将实现屏下摄像的量产。

如果说屏下摄像头是手机外观设计的下一步必修课,那伸缩式镜头技术就是手机摄像向专业摄影领域迈出的一次重要摸索。据悉,可伸缩的镜头和超大光圈能带来更加接近传统相机的体验,而更加灵活的机械结构,也解决了手机相机设计的一大痛点。

此外,在快充方面,小米从2013年的小米3就开始正式布局。2015年,小米5采用的充电方案最高可达18W,这已是当时行业领先的快充技术;2019年,小米9采用了27W有线充电,首次提升充电功率;同年发布的小米9 Pro 5G再次升级,支持了40W有线充电;而2020年2月发布的小米10 Pro将充电功率提升至50W。

到了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小米直接采用了行业罕见的120W超大功率有线充电,4500mAh的电池5分钟可充电41%,23分钟即可充至100%,成为首款量产的支持120W超大功率充电的手机。

除了有线充电,小米在无线充电领域也进行了深入研究。2018年初,小米MIX 2S首次支持了7.5W无线充电,是国内首款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也是从2018年开始,小米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将无线充电能力不断提升,小米9实现27W、小米9 Pro实现30W、小米10至尊纪念版实现50W,这些手机的无线充电速度甚至超过了相同功率的有线充电。

2020年10月,小米再次突破,首发了80W无线秒充,成为无线充电行业当之无愧的领跑者。

为了打造市面上最强大的充电体验,小米也在充电材料及方案设计上不断探索,并为行业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在小米10系列发布会上,小米同步发布了氮化镓充电器。据悉,氮化镓材料具有高效率低发热、高功率小体积的优点,充电功率转换也比传统充电器更具优势。

而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充电方案,则依赖全国首款量产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石墨烯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导电性最好的纳米材料。可以在体积更小的情况下,做到散热和充电性能较强。

不过,截至目前,石墨烯基电池彻底取代锂电池还存在巨大困难,阻碍这种材料普及的因素很多,可量产性和成本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小米的石墨烯基电池主要是用石墨烯导电剂替代传统的碳黑导电剂,导电率是传统炭黑材料的1000倍,可实现高效导电,减少电池内阻,大幅提升充电性能。小米此次将石墨烯基电池用于量产手机,是该技术首次实现量产,也进一步推动了国产石墨烯基电池替代的进程

02

AIoT生态效应持续放大

2020年8月份,雷军提出将集团战略升级为“手机 X AIoT”双引擎战略,要围绕手机核心,打造智能生活生态。

三季度,小米的AIoT平台规模再创新高。截至2020年9月30日,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计算机)数量达到2.89亿台;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9月份月活用户数达到7840万;米家App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4310万,三项数据都是历史最高水平,且持续保持稳定增速。

基于这一庞大的智能生活生态,如何围绕手机核心,完成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打造真正的未来智能生活?在这一极具未来想象力的命题中,小米也实现了技术突破,今年以来,小米已相继为物联网提供“小米妙享”、“一指连”小米UWB技术、Xiaomi Vela等技术与平台。

其中,“一指连”UWB技术可借助手机实现空间指向交互方式,使小米手机可以以最便捷的方式在智能家居场景中发挥中控功能,也由此发挥了手机在小米智慧生态中的核心作用。

而小米妙享跨屏协作可以将MIUI系统手机、Windows系统电脑、智能音箱等设备合为一体,实现跨设备的文件互传、跨屏协作、多任务并行、智能家居全局控制

Vela软件平台则致力为消费级物联网的协同兼容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基于开源嵌入式操作系统NuttX打造的物联网软件平台,能够运行在各种芯片平台,尤其适合物联网设备,致力于打通所有应用场景、打通碎片化的IoT应用,为物联网构建基础设施。

作为小米物联网平台不可或缺的人工智能,小爱同学在今年11月份也迎来了5.0版本的升级,大幅提升了声音识别、对话记忆、生活场景配合功能。实现从智能语音助手向智能生活助手的全面升级。

在11月份的MIDC大会上,小米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透露,截至目前,小爱同学累计唤醒次数617亿次,激活小爱同学设备数2.28亿,小爱同学月活用户数7840万,同比增长57%。

今年,方正证券首席分析师陈杭发布的小米研究报告指出,目前,物联网已经成为飞速发展的领域,成为各大公司布局重点,AIoT时代的黎明很快到来。而在消费级AloT领域,小米已经领跑全球。

03

小米赋能中国智造

目前,小米的技术体系可分为两块,一是自研,二是外部投资

在自研方面,数据显示,科创板公司2019年的研发投入240多亿元,小米预计2020年全年投入过百亿,相当于所有科创板公司2019年研发投入总和的40%。

根据Q3财报,小米已经拥有接近10000人的工程师团队,自主研发投入规模预期超百亿。雷军表示,2021年小米还将扩招5000名工程师。“未来十年,我的愿望之一就是,要继续努力将小米打造成工程师们向往的圣地,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将成为小米长抓不懈的根本大计。”

同时,小米还通过在制造端发力,提升技术研发效率,并赋能整个智能制造业。2020年小米十周年发布会上,小米公开了位于北京亦庄的“黑灯工厂”。

据介绍,该工厂内部采用全自动生产线,不用开灯,无人干预,一年能产出百万台手机。此外,它不仅仅是个工厂,还是小米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预研的“大型实验室”。

雷军表示,小米的未来是要做“制造的制造”,要赋能制造业的整体升级。据悉,小米智能工厂第二期将规划1000万台的年产能。

除了自主研发,小米也在通过产业投资构建庞大的外部技术生态。比如智能工厂内除了贴片机外的所有设备,都是小米自研或是小米投资的公司自研。

而小米10系列、小米10至尊纪念版所使用的多项科技,比如氮化镓充电器、石墨烯导热膜、WiFi6等,都是小米的产业投资合作成果,涉及多家新兴半导体公司。

成立于2017年的小米长江产业投资基金,目前规模已超120亿元,主要是对产业链里和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有关的材料、芯片和零部件公司进行投资。截至2020年9月30日,小米共投资超过300家公司,总账面价值为395亿元。其中,有超过80家半导体和智能制造的公司,并有4家在科创板上市。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