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财

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今日落地 谁将受益?降准之后还有啥?

来源:中新经纬

2019-09-16 06:40:00

(原标题: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今日落地 谁将受益?降准之后还有啥?)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央行决定于今日(16日)起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今年1月后,第二次宣布全面降准。

“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双箭齐发

在国常会议提出要“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两天后,降准来了。9月6日,央行宣布将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外,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该负责人还称,此次降准可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

这是央行2019年内第三次降准,也是第二次全面降准。今年1月,央行宣布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5月,央行决定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此次降准力度有3点超预期之处:一是未提及降准后到期MLF不再续作,这意味着9月到期的MLF仍可能缩量续作;二是同时宣布全面降准与定向降准,释放资金量达9000亿;三是虽然降准时点与9月税期重合,但9月并非缴税大月,缴税对于流动性的冲击是暂时性的,降准释放的却是长期资金。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对中新经纬客户端称,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LPR市场化改革一起成为央行进行调控的主要工具。降准或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对冲工具,为了应对复杂化的国际环境以及潜在的经济风险,预计未来降准仍有空间。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定向降准选择省内经营城商行,既旨在解决流动性分层问题,有助于实现流动性精准投放。另外,此次选择省内经营城商行降准亦是正向引导区域性银行聚焦当地,预计郑州、青岛、西安、苏州银行有望享受此次定向政策。

如何影响股市、楼市、债市

股市方面,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发现,2018年以来已施行5次降准,前4次降准正式生效当日,A股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均以绿盘报收。2019年的首轮降准分两次完成,生效当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均以红盘报收。

万和证券认为,目前,市场对后续MLF利率调整仍存一定预期,叠加政策利好、流动性环境等多重有利因素,A股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有望延续。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也认为,降准将利好股市。从总量来看,降准释放流动性,利率下行,资金严控流入房地产,有助于股市上涨。

楼市方面,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此次降准,符合预期,对于房地产行业也释放积极信号。

他表示,今年下半年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判断总体是以悲观为主,包括LPR政策,实际上最后的结论也会认为房贷利率只会上升不会下调。但此次降准说明了稳定经济比过去的去杠杆更加重要,而房地产业本身也会继续扮演稳定经济的角色。

严跃进还称,降准后,对于银行的流动性有较大支持,同时也有助于后续银行贷款政策的宽松化。由于10月份要推行新的LPR贷款定价机制,所以部分城市基点或有所上调,但相对来说,银行更有意愿积极放贷,这对楼市的贷款也是利好。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分析,历史看,只要降准,对于房地产来说肯定是利好,能缓解资金面压力。但在当下针对楼市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利好有限。

“降准肯定能够缓解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对于购房者来说,房地产贷款对于大部分银行来说依然是优质信贷业务。降准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给楼市喘气,但难以避免,楼市将有所获益,市场有望平稳。”张大伟如是说。

对于债市,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受制于短端利率稳定,近一个月10年期国债利率在3%的阻力位难以突破。此次降准有利于带动短端利率下行,从而打开长端利率下行空间。

东吴证券表示,综合来看,央行此次降准和国常会基调一致,货币政策后期仍将维持宽松态度,同时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依旧不是大水漫灌,其重点仍在降成本、调结构上。因此,仍然看好四季度债券市场。

降准之后还有什么?

2018年以来,“利率双轨”现象仍然明显,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已显著下行,但金融机构人民币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微幅下行,距离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的目标尚远。

在降准已至而9月是否通过MLF“降息”尚不可知的时间里,市场期望通过央行的每个公开市场操作判断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中财期货认为,降准之后,中国央行9月仍然大概率会跟随美联储小幅降息。9月美联储大概率降息25基点,小概率降50基点。预计中国央行将调低MLF利率10基点以内,从而带动LPR利率下行。

中财期货称,央行降息的必要性在于实体经济下行压力颇大,仅通过降准并不能有效刺激银行放贷和实体信用扩张,所以有必要通过降准、降息相配合的方式,双管齐下,以提高政策效果。而且,这也可能是宽松周期的开端。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9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的组合超预期,但市场在9日央行没有续作MLF后反应平淡。相比于2018年以来的历次降准后的利率走势,本次超预期降准政策后市场反应平淡主要原因在于对后续政策的担忧。一方面,全面降准后降息概率是否下降?另一方面,若降准后MLF都不续作,降准的实际宽松效果可能有限。

明明分析,短期内MLF不续作原因在于避免短期流动性重叠,但7月起流动性缺口再现,仍需中长期流动性供给。值得一提的是,MLF还肩负着利率定价的功能,如果降准“挤出”MLF操作,那么利率市场化将很难推进。同时,降准导致的央行被动缩表仍然难以推动银行扩表,要驱动银行扩表还需要其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等配合。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中新经纬客户端称,在降准基础上,降息仍有空间和必要,要通过新的LPR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他预计,9月20日,LPR一年期报价利率或将下降5基点至4.2%。

  【相关报道】

降准资金释放 公开市场操作有看点

9月央行降准方案中的第一步——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于16日实施,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降准释放的资金量大、价低,可有力对冲税期、季末监管考核等因素影响,巩固近期货币市场平稳运行格局。在降准实施后,央行将如何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特别是如何应对到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备受关注。

全面降准率先实施

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方案,其中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是第一步。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实施降准是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体现,可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贷款实际利率。

对金融市场而言,降准的直接效果是充实金融机构超储规模,有利于改善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格局,巩固季末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局面。

9月属于季月,金融监管考核可能给短期流动性供求造成一定影响,大型银行或减少对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非银金融机构资金融出,易引起流动性分层。由于9月降准属全面降准,具有普惠效应,在提升流动性总量、改善市场预期的同时,也有利于缓解季末流动性分层现象。全面降准实施日临近本月税期高峰,还可起到对冲税期作用。

三大悬念待解

降准在提升流动性的确定性同时,也让月内公开市场操作广受关注。接下来公开市场操作会怎么做,有不少悬念和看点。

悬念一是公开市场操作要不要继续进行。分析人士表示,9月在全面降准实施情况下,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量较大,叠加税期高峰来临,如不开展操作,流动性大概率将呈现紧平衡局面。

数据显示,9月下半月,公开市场有2300亿元央行逆回购和2650亿元MLF到期,均在本周到期,单周到期量为近两个月新高。

悬念二是到期MLF要不要续做。9月有两笔MLF到期,9月9日到期1765亿元,9月17日到期2650亿元。央行在宣布降准时未提出置换到期MLF,给后续MLF操作留下想象空间。对9月9日到期MLF,央行选择以逆回购进行对冲。有市场人士认为,央行仍可能以逆回购对冲第二笔到期MLF或干脆不开展操作。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央行可能暂停逆回购操作,但对到期MLF进行不足额续做。

悬念三是如续做MLF,利率要不要下调。自下半月以来,市场对政策利率调整的关注度将持续上升。当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已挂钩MLF,市场对LPR下行预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为对MLF利率的下调预期。考虑到9月20日LPR将重新定价,近期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宽松势头日渐明显,先前有不少市场人士认为,9月中旬是MLF利率下调的一个敏感时点。不过,也有市场观点认为,9月下旬央行会否续做MLF存疑,即便续做,也可能暂时不下调利率,而是在“加点”上做文章,达到LPR下行的目的。

总而言之,本周公开市场操作,操作与否、如何操作以及MLF利率如何都备受关注,市场预期或因操作结果有所修正。

降息时机还需观察

本周公开市场操作看点不少,但归根到底,市场最关心的是政策利率是否调整问题。在LPR与MLF利率挂钩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基准作用增强,操作利率下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降息。

欧洲央行日前如期宣布降息。按市场主流预期,本月美联储大概率将实施今年以来第二次降息。全球“再宽松”趋势进一步明朗,在多国央行降息后,我国央行后续动作备受关注。

分析人士指出,降息选项始终在政策工具箱之中,但实施时机可能还需进一步酝酿。

目前,下调政策利率理由主要来自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宏观逆周期调节需适时发力,同时全球货币政策趋宽松、平衡内外均衡的压力减轻。MLF利率下调空间也是存在的。

暂缓降息的理由同样存在。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超出市场预期,虽然主要是食品价格引起的,后者主要源于供给端扰动并非需求拉动,但历史上在CPI比较高的时期下调政策利率的案例确实不多。另外,8月金融数据比预期要好,在降准实施、地方债可能发力情况下,下调政策利率迫切性似乎还不够强。

分析人士认为,综合考虑内外形势,降息概率似乎比之前大一些,但作为储备政策,在实施时点上还需观察。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证券时报网

2024-04-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